PD17 x M1 Mac 新鮮硬底子實測 想裝Win11只能靠PD17

雖然Paralles Desktop 17(以下簡稱PD17)依然支援Intel機種,但是隨著蘋果早已確立未來逐步全面導入新架構,故本文只針對M1機種測試。相信這對有換機升級考量的讀者比較有閱讀價值。

對於Parallels Desktop,蘋果的用戶早已不陌生。每年隨作業系統一起改版的慣例,今年同樣也不例外。隨著蘋果公司確定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ARM架構路線,Parallels Desktop的發展重點,當然也就是對ARM版本作業系統的支援。以往下載然後順手裝x64(AMD64)的操作,現在要慢慢調整了。Parallels Desktop會讓使用者慢慢習慣這件事!雖然Paralles Desktop 17(以下簡稱PD17)依然支援Intel機種,但是隨著蘋果早已確立未來逐步全面導入新架構,故本文只針對M1機種測試。相信這對有換機升級考量的讀者比較有閱讀價值。

Parallels Desktop 17發售版本介紹

一如往常,PD17還是推出了三個版本:標準版、專業版與商用版,主要差異不外乎是對虛擬機器硬體配置的限制還有開發與生產環境部署的支援。然後是好幾年都沒有改變的價格,訂閱制的服務為主,即使是官方沒有特別打廣告的教育版,也是一年訂閱制。擁有之前版號的標準版用戶,可以付費升級到最新的PD17標準版。不打算升級Windows與macOS,或有吸引你的新功能,可以繼續用PD16。

PD17現在只有標準版可以付費買斷,專業版與商用版都需要年費。標準版最多只支援到8GB的記憶體還有4個CPU。對於現在的Apple M1用戶似乎也夠用了,因為記憶體不能升級,最多也只有16GB。處理器就是只有8核心,也沒有多執行緒的考量。在資源極有限的情況,本身還要跑macOS,不太可能配置超過8GB的記憶體給虛擬機。

一切看似合理,除非「你以後不用Windows 11」。因為微軟表示未來需要電腦配備TPM晶片,才能滿足Windows 11的最低需求。而PD17只有專業版與商用版支援虛擬TPM晶片,買標準版的用戶以後可能就會成為Windows 11孤兒。

請準備ARM版本的作業系統ISO

使用Apple M1平台的Parallels Desktop,將會強制使用ARM版本的作業系統,不管是Windows還是Linux,硬塞x64版本就是不給裝。Linux還好,因為多數主流版本都有提供編譯成ARM的映像檔。PD17在建立新的虛擬機時,如果讀者選擇支援的Linux作業系統(Ubuntu、Fedora、Debian與KaliLinux等),會自動下載最新的ARM版本。Windows比較麻煩,因為微軟官方沒有推出ARM版本Windows給一般消費者,只能從Windows Insider下載預覽版本。目前也只能下載到Windows 10的ARM版,Windows 11需要使用UUP dump的方式從Windows Update的伺服器下載套件並包裝成ISO。具體過程與細節,這邊筆者就不介紹了。

PD17支援主流的Linux版本,可以自動下載對應的ARM版。現在則拿掉了Windows,估計是因為微軟官方並沒有釋出固定維護的ARM版Windows。
使用PD17下載的Ubuntu 20 ARM版,啟動時有出現錯誤訊息。雖然不影響使用,但難保使用過程中不會出錯停擺。

以往PD會有一個自動下載Windows 10的功能,使用者無須自備ISO檔。但是M1版本的PD17就沒有這個功能,改成提示使用者如何取得Windows 10的ARM ISO。

至於Windows 11預覽版,微軟官方沒有推出,自然也沒有教你怎麼取得。讀者若有心,Google一下可以找到一堆方法。筆者建議透過PC做這件事,因為從網上找到的下載與打包批次檔,在macOS上安裝從來沒有成功過,即使按照教學先裝了brew,配置編譯器等必要組件,最後就是沒法在M1版本的macOS搞定。反觀Windows版的CMD批次檔,一次就成功。1G/1G的網路,大概最多10分鐘可以搞定Windows 11的ISO。

PD17會提醒Apple M1的用戶務必使用支援ARM的作業系統版本。

TPM 2.0支援與Windows 11的安裝

自從Windows 11揭露之後,詢問度最高的應該是TPM。信賴平台模組(Trusted Platform Module)其實已經不是很新的東西,這個硬體晶片負責系統的加密功能。Windows的磁碟加密BitLocker就需要TPM的配合。企業用戶應該本來就不陌生,只是這次被Windows 11強迫落實TPM到一般消費者上。近五年內新購置的電腦(尤其是筆記型電腦),理論上都有配置這個硬體晶片。PD17則是用模擬的方式,讓虛擬機有TPM可以用。

為了達到測試目的,也讓目前還在用PD16的讀者瞭解情況。筆者用Apple M1 Mac mini特地在PD16上嘗試安裝Windows 11,結果是無法安裝。先是無法辨識Windows的版本,筆者手動指定Windows 10,最後進到Windows 11安裝畫面時,顯示無法滿足最低需求,安裝被迫中斷。原本以為是PD16沒有TPM支援,所以筆者升級PD17,順利完成安裝Windows 11。安裝之後想要測試一下TPM的開關,後來看了官方文件才知道TPM預設是沒有加入到虛擬機內。然後現在的Windows 11預覽版,也並非一定要有TPM。所以目前沒有啟用TPM的PD17是可以順利安裝Windows 11預覽版,相信就算是標準版PD17也可以裝。

使用PD16配合ARM版的Windows 11映像檔,安裝第一步的檢查就過不了。
PD17安裝Windows 11,過程中沒有太多設定,過去需要提供的用戶名稱等細節。PD17直接用macOS的設定補完,例如登入帳號,就直接是macOS內的用戶名。
筆者一開始沒有改動太多的虛擬機硬體配置,沒有裝進TPM,但是Windows 11一樣可以使用,裝置管理員內沒有TPM。
同樣是Windows 11,偵測到PD17啟用的TPM 2.0模組,裝置管理員內可以看到。

 

使用者可以自己在配置內加上TPM,同時啟動BitLocker的功能,讓Windows對所有的磁碟讀寫資料加密。這個功能對企業用戶非常重要,尤其一些企業環境有配置Windows的安全規範,如果沒有完整加密,連使用Exchange的電子郵件都無法在不符合安全規範的電腦上使用。相信就算沒有打算安裝Windows 11,PD17支援TPM仍可以滿足一些企業用戶的需要。

TPM以硬體實做時,是固定的密碼金鑰生成器,所以使用者再怎麼重裝系統,一樣可以解密被該TPM加密的硬碟。不過若是虛擬化後,軟體模擬就難免遇到變動,後續資料解密讀取會有問題。PD17把TPM密鑰讓macOS的鎖匙圈(Keychain)負責管理,進去Keychain後可以匯出TPM的配置,方便轉移虛擬機器時同時匯入備份的TPM,避免虛擬磁碟無法解密的問題。

在虛擬機的硬體配置中,預設沒有TPM。使用者需要從選單中自行加入TPM晶片。
新增TPM晶片之後,macOS的Keychain有紀錄這組虛擬TPM的內容。記得保管好,後續可以匯出配合虛擬機移轉。

 

Windows版本影響Office 365的安裝

Office應用程式雖然有原生的Mac版,但是因為擔心版型會與Windows版有落差,加上使用習慣的差別,仍然有人喜歡在虛擬機器裡面用Office套裝軟體。這次由於是使用ARM版本的Windows,微軟也沒有特別發行ARM的Windows,所以筆者也特別針對Office的安裝使用測試。

以Office 365訂閱版測試,實際安裝的結果是Windows 10的ARM版本,過程中告知不支援64位元版本,只能安裝32位元的Office。安裝32位元版本後可以使用。但是在Windows 11裡面,安裝64位元版本的Office 365一切正常。這個結果讓筆者有點意外,也許等微軟官方正式推出ARM版本Windows或Office之後可以解決。32位元與64位元版Office最大的差異,筆者認為是Excel的儲存格最大行列數差別,以及64位元版可以處理包含大圖檔或是影片的PowerPoint投影片比較容易。

用微軟官方提供的Windows 10 ARM預覽版,安裝64位元版的Office會出現錯誤不給裝。
64位元版的Office可以安裝在Windows 11 ARM版上。

 

查閱微軟官方的Office支援網頁,他們也知道這個問題。有提到目前64位元版作業系統與ARM處理器的環境(應該是在講自家Surface Pro X),只能選用32位元版的Office。

智慧卡讀卡機無法使用

對台灣使用者而言,網路銀行也是虛擬機器的常見應用。需要用讀卡機還有IE/Edge/Chrome/Firefox才支援的安全元件外掛,主要都是Windows的環境。所以筆者也用中華郵政的網銀測試一下,安裝過程中有錯誤訊息,但是最後仍然安裝完成安控元件。開啟瀏覽器到網銀的登入畫面,可以偵測到讀卡機已安裝,型號有正確顯示,但是插入卡片後卻顯示讀不到卡片(讀卡機指示燈顯示卡片已插入)。同樣的讀卡機,在實體機可以正常運作,顯然在ARM作業系統上有相容性問題。

根據目前網銀發展現況,由於多數銀行已經推出手機轉帳等服務。或許沒有瀏覽器版本的網路銀行不至於造成太大的麻煩,但是類似的晶片卡技術依然被使用,例如健保卡與自然人憑證。由於筆者手邊沒有這兩種卡片,無法進一步測試。只能提醒有晶片卡配合Windows環境操作的讀者多留意。

PD17的潛力還有待釋放

筆者測了一些重點的功能,覺得PD17只滿足了「用戶基本需求」,確保虛擬機可以跑起來。很大原因是受限於微軟現在對ARM版本Windows幾乎沒有支援,只有對自家Surface系列產品的ARM有完整測試才推出,其他人自己包裝出來的安裝ISO並沒有官方的保證。作業系統要能穩定運作,除了底層的架構之外,對硬體的驅動程式支援與優化也是關鍵。Apple的Silicon系列CPU才剛出來,本身架構也沒有對外開放。不論是微軟或者Parallels本身,很難在現在這個起步初期做到完美。如果像筆者一樣用了十幾年Parallels Desktop,應該也能感受到他們也是逐年在進步的。過去的幾版的評測中,筆者只差沒有用「擠牙膏」來戲稱Parallels官方每年用效能增加%的行銷口號。現在換了處理器架構,一切重新開始,可能要等到二三年之後才會有穩定且效能理想的版本。

在蘋果現階段自製處理器的發展,也給PD17帶來不少限制。以前Intel的i7 8核心配合多執行緒,輕鬆有16個vCPU,消費機要有32GB記憶體也不是不可能。更遑論如果是Mac Pro,用Xeon的28核心56執行緒與1.5TB最大的記憶體,一次開上10台高規格配置虛擬機都沒有問題。M1就是八核心,最多16GB,PD17就算再強大還是被限制。對於筆者這種重度虛擬化用戶,常常一次需要開二到三台以上機器,同時測試Linux與Windows,現在就非常不夠用。目前被發現效能跑分流出的M1X,有12核心並支援64GB的記憶體,也許PD17在未來新機種會有更好的發揮空間。建議使用Intel Mac機種的讀者,可以直接升級到最新版PD17。與過去經驗相同,直接用x64的映像檔安裝各種系統。M1機種且有重度Windows外加多開虛擬機需求,可以再觀望。

自行指定虛擬機的CPU數目,如果配置了奇數核心數目,就會看到警告訊息,告知可能有未預期的錯誤。
欲使用所有的核心,也會警告有穩定性的問題。讀者不妨考慮直接選擇自動配置,讓PD17根據實際硬體規格與作業系統自己調整。
裝完了ARM版本的Windows 11,用Steam簡單測試遊戲執行。透過官方網站的下載版本偵測,ARM的Windows會被安裝x86 32位元版本的Steam。待Steam安裝完,筆者用世紀帝國2 HD高畫質版,配置4GB不算高的虛擬機記憶體,遊戲過程算是流暢。
關於我們

自1990年創刊UXmaster雜誌,1991年獲得美國LAN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年獲得CMP Network Computing授權,2009年合併CMP Network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