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oud新推BigQuery Omni 不必搬資料即可跨多家雲端資料庫進行分析
Google本周在Cloud Next’20線上大會上發表多項服務,但其中野心最大、最吸睛的要算是BigQuery Omni,主打能讓企業在不需搬移資料的情況下,分析跨多個公有雲環境下的資料。
Google BigQuery是很受歡迎的全代管無伺器資料倉儲服務,讓企業資料分析師進行SQL查詢及大量資料集的互動分析。這雖然是很強大的工具,但是到目前為止卻只能用於Google Cloud上儲存的資料分析,不使用GCP(Google Cloud Platform)的客戶也無緣享用。
另一方面,根據Gartner估計,80%以上的企業使用多種雲端服務。但是跨雲搬移資料不但難度高,成本也貴,這也阻礙了企業資料分析的效率。
BigQuery Omni就是為了解決這些資料孤島,在無需花大筆錢在不同平台間搬動資料下就可以進行資料分析、取得洞見。
Google Cloud資料分析工程副總裁Debanjan Saha指出,別家廠商會要求企業搬動,或複製一份資料到別的雲上,相較之下BigQuery介面則可以讓你查詢儲存在Google Cloud、AWS和Microsoft Azure上的資料,但無需跨雲搬動或複製資料。
BigQuery Omni的底層是Google Anthos,Anthos是一個混合多雲應用平台,為雲端或本地部署環境提供一致化的開發和營運介面。在BigQuery Omni上,Anthos在Google和其他公有雲之間提供安全連線,使客戶得以在全代管基礎架構下執行資料分析。
Saha指出,利用Anthos,Google得以在多雲上開發、部署及管理BigQuery查詢引擎(Dremel)。
另一個要件是BigQuery將運算和儲存分開的設計。因為兩者分開,讓BigQuery可在Google Cloud或其他公有雲上提供高擴充式儲存,之後BigQuery的無狀態(stateless)彈性運算就能對儲存的資料執行標準SQL查詢。這意謂著企業資料分析的彈性大了許多。
「例如你可以利用BigQuery查詢儲存在Google Cloud上的Google Analytics 360廣告資料,又能查詢儲存在AWS S3上電商平台和應用中的log資料,之後也能利用Google去年收購的Looker開發儀表板,把用戶行為和購買行動視覺化呈現,配合廣告支出來分析。
451 Research Inc分析師Matt Aslett認為BigQuery Omni將大受歡迎,因為根據一項調查,85%的企業用戶都表示在選擇新資料平台時,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是能在多個雲中跑同一個資料庫。而BigQuery Omni的推出顯示Google協助企業管理多雲環境的策略。
Google指出,BigQuery Omni目前已私有Alpha支援Amazon S3,很快會再支援Microsoft Az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