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愛立信:台灣 5G 用戶更看重網路品質與服務創新 電信商有望開發新資費方案拓展用戶

2023愛立信《全球消費者5G報告》顯示,全球5G用戶滿意度增長10%,台灣用戶對5G表現更為嚴格,電信業者需持續投資與創新。

又到了愛立信發表最新《2023 全球消費者 5G 報告》的時間,這次的報告主要探索 5G 智慧手機用戶滿意度及忠誠度。先講結論:全球 5G 用戶的平均滿意度較去年增長 10%,而網路表現與體驗將是驅動消費者滿意度的重要關鍵。

台灣愛立信雲端軟體與服務事業群台港澳市場負責人吳俊彣分析報告數字時指出,近半數 (45%) 的消費者會因為追求更好的 5G 網路表現而選擇跳槽,包含網速、室內/外的收訊覆蓋範圍以及穩定的網路連接等,在台灣,則有五成的消費者認為網路表現是選擇電信服務供應商的最重要考量,並有 11% 的消費者希望擁有創新資費方案,兩者皆高於全球平均。

左起為台灣愛立信技術長姚旦、台灣愛立信雲端軟體與服務事業群台港澳市場負責人吳俊彣

台灣用戶對 5G 網路表現更為嚴格

吳俊彣分享了這次研究報告中有四個主要發現:首先,滿意度與 5G 網路的覆蓋率有關,但不僅限於此;其次,影音串流和 AR 應用的使用行為正在逐漸改變;第三,消費者忠誠度與關鍵地點的覆蓋率息息相關;最後,消費者願意為了更多非流量的服務支付額外費用,這表示服務的差異化。

他提到滿意度的驅動因素不僅限於網路覆蓋率,還包括其他因素。舉例來說,去年 5G 用戶對網路可用度的滿意度平均為 29%,而今年增至 39%,顯示隨著營運商持續投資於 5G 建設,滿意度有所提升。特別是在台灣,雖然滿意度從 17% 增至 26%,與全球平均水準相似,但相對較低。

「台灣的滿意度數字增加不大,可能是因為台灣已經習慣高品質的網路服務,因此提高滿意度的要求相對更為嚴格。」吳俊彣表示道:「此外,由於行動支付等網路應用在這些地區非常發達,因此消費者對網路的依賴程度更高,這也導致對 5G 網路的期望值更高。」

5G 網路滿意度的關鍵因素有所改變

在分析滿意度的進一步細節時,研究將用戶分為新用戶(使用半年以內)和舊用戶(使用超過一年)兩組。結果發現,在 25 個地區中,隨著時間推移,舊用戶的滿意度普遍下降了 10%,但台灣是個例外,其舊用戶滿意度實際上比新用戶高 9%,這可能與當地營運商對 5G 的持續投入有關。然而,整體而言,隨著用戶使用時間的增長,滿意度趨於穩定,因為他們對服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適應。

若進一步將焦點縮小到台灣用戶,發現新進的 5G 用戶不了解 5G 可以拿來做什麼;隨著時間經驗增加後,用戶們逐漸發現重點在於串流與資料上傳速度。這樣的變化從 4G 轉向 5G 時代尤為明顯,尤其是隨著 YouTuber 和即時戶外直播的流行,上傳需求顯著增加。

電信營運商如何面對未來的 5G 用戶?

因此,對電信商來說,視訊串流與直播需求將是普及 5G 的關鍵之一。吳俊彣認為電信營運商可從以下三點改善網路服務,增加 5G 的普及率。

  • 持續投資於 5G 網路建設與優化覆蓋率:由於消費者對 5G 網路覆蓋率和可用度的滿意度與忠誠度息息相關,電信營運商應持續投資於 5G 基礎設施,特別是在關鍵場所如體育場館、機場、火車站等地點強化 5G 網路效能。
  • 提供針對不同用戶需求的差異化服務:根據用戶對上傳速度和影音串流服務的需求增加,電信營運商應開發針對這些需求的差異化服務,例如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影音串流服務、最佳化上傳速度,以及針對特定用戶群體或應用提供更好的網路服務品質 (QoS)。
  • 開發創新的資費計劃:用戶對於資費方案的需求趨於多樣化,不僅僅是對流量的需求。服務商應提供更加靈活和創新的資費計劃,如速度分級、應用服務如 AR、高解析度串流的加值計劃,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5G 網路在重點場所的表現影響用戶流失率
愛立信認為透過 QoS 為 5G 行動網路創造新價值

5G 網路終將實現全數位分身的未來

台灣愛立信技術長姚旦則以技術角度出發,揭開 5G 網路技術為何將在未來世界佔有一席之地。首先,他指出由於運算能力的大幅躍進,因此人類將有能力在虛擬世界中預測真實世界的未來,例如氣候預測、交通規劃等等。

換言之,人類必須具備隨時隨地監控描繪現實世界,並在虛擬世界中重現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數位分身 (Digital Twin)』,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與現實世界同步的技術。」姚旦解釋道:「要達到這一點,只能透過 5G 網路的 SLAM 技術,以 5G 網路的訊號來感知描繪現實世界的物件與相對位置,實現所謂的通訊感測一體化 (communication sensing),對機器人學與自動駕駛尤其重要。」

為何只有 5G 網路才能做得到?姚旦表示,5G 網路的低耗能特性,加上半導體科技的進步,未來的設備將具備「零耗能」元件,無須外部電源,從環境中便能取得足以維持工作的電量,如此方能實現無所不在的高性能網路以支援高速傳輸與資料處理能力。

研究方法

該研究於 2023 年 5 月至 6 月期間,對 28 個市場的 37,000 多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包含超過 10,000 名 5G 用戶。研究範圍反映了約 15 億消費者的意見,其中包括 6.5 億 5G 用戶。這是愛立信自 2019 年以來追蹤 5G 消費市場演進的系列研究之一。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