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SP 證照考試實戰心得 第一章:初期準備工作

既然考過了,現在就有資格分享一下心得,讓有心投入資安產業的讀者,或是想要證明個人專業的讀者做為參考。筆者先從認識CISSP開始,接著簡單說明考試領域與相關必要條件。

筆者沉寂了三個月,除了原本的工作之外,就是利用剩下的時間專心準備想要的資訊安全專業證照 CISSP,這個號稱是最難考的 IT 證照前幾名,資安類別算是最難的專業證照。既然考過了,現在就有資格分享一下心得,讓有心投入資安產業的讀者,或是想要證明個人專業的讀者做為參考。筆者先從認識 CISSP 開始,接著簡單說明考試領域與相關必要條件。

為什麼要考 CISSP 證照?

準備考試通常需要動機,尤其是離開學校之後,工作之餘再花心思讀書其實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課後活動」。資訊工作者本身就有不少的證照可以考,但是筆者相信一件事:「考證照就要找難的,可以跟別人有差異化的」。否則考一堆「含金量不高」,完全無法證明專業的證照,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而已。身為一個技術人員,對於管理類證照還是有疑慮,因為我一直相信管理不是用證照可以證明的事情。否則所有的專案只要有 PMP 證照的專案經理把關,理應沒有失敗的專案。基於這個理由,筆者大概研究一下高階 IT 經理人通常有什麼證照,然後跟自己的專業相關,值得花時間準備的「國際證照」。就這樣沒有想太多,就是 CISSP 了!

資訊長網站 CIO,列出 2022 年需求最大的證照,包含 CISSP。讀者也可以研究一下持證者平均薪資去評估他的價值

雖然說是專業技術證照,但是筆者還是必須強調,證照只是一個門檻跟專業領域涉獵評估的參考,與個人的能力沒有直接關係。在職場上看過太多自恃有證照,但是沒有相對專業表現的經理人。最後的下場就是淪為笑話,失去同仁的尊敬。絕大多數的場合,同事跟上司只注意你工作上的專業表現與產出,沒有人關心你有什麼證照。我想對證照的功能解讀也就是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的個人自我實現,心理上的滿足跟基本自信而已。

對 CISSP 有需求的產業

如果從標題來看,其實每個有資訊化的企業,都需要 CISSP,有 IT 就會有資訊安全的疑慮。只是因為行業的差異,對資安有不同等級的需要。尤其是特許行業與公部門,例如金融、軍事單位、政府機關、醫療院所等,對資安就有最高的要求,自然需要最專業的證照把關,深入評估營運過程中任何可能有威脅的安全弱點。

其實 CISSP 已經快要問世三十年了,只是台灣這幾年開始比較重視而已。因為很多大企業要國際化,就有資訊安全的需求。尤其最近幾年不時在新聞中看到資安事件發生在知名企業,嚴重影響營運,客戶觀感還有品牌的信任度等等不可量化的項目,讓大公司不得不重視資安。從公司治理方面,加入資安長或是資訊安全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資安相關證照的需求。於是,這張號稱最難考的資訊安全專業證照 CISSP 就慢慢引起注意了。

國外的部分,亞洲金融發達國家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等,早就有超過一千張 CISSP 證照。因為這是資安專業人士想要在銀行、保險、投行、券商甚至主權基金服務的敲門磚。未來純網銀如果成氣候,相信對這張證照的需求會更高,有心轉行的讀者可以認真考慮一下。

筆者曾經也是證照無用論的支持者,相信只要畢業證書就能證明一切。但是產業跟社會都非常現實,等到了一定的年紀,要邁向專業經理人的道路,很難逃過專業認證這件事。從初階技術人員升級到中階管理者,時間可能可以讓你達到目的。但是要挑戰高階經理人的職位,尤其是 C 開頭的各種職稱,證照可以部分幫你的專業背書。

從人力銀行網站輸入 CISSP 就可以找到相關職缺,也能初探到底哪些產業重視資安

八大領域全部都要及格

請注意,是八大領域,不是八大行業。雖然筆者不知道高階經理人是不是都要通過八大行業的挑戰。CISSP 囊括的領域有:安全與風險管理、資產安全、安全架構與工程、通訊與網路安全、身份驗證與存取管理、安全評估與測試、營運安全、軟體開發安全。

所以從這八個領域可以看出 CISSP 的考試兼具管理與技術實務,這些內容適用各種產業。筆者雖然是資訊業,但是 CISSP 還要探討消防安全、實體安全、災後復原計畫等等幾乎工作內容碰不到的東西。外加聽起來很簡單,真的讀起來很難的風險管理。所以讀者有心挑戰 CISSP,請注意這並不簡單。考試及格標準,是每一個領域都要在 70% 以上的及格率,也就是八個領域全部要顧到。考試方式是電腦上機,英文版考題 125 題,需要在四個小時內作答完成。然後作答時只能答一次,無法回頭修改。採電腦互動式的測驗,每一題的作答狀況會影響後面的出題,這跟托福 TOEFL 現在 iBT 的作法很像。中等難度答出來,就出更難的題目,答對積分高。反之出簡單的題目,但是積分低。官方說法是 1000 分要拿到 700 分,但是受試者無從得知實際分數計算。125 題考試也會穿插 50 題不計分的題目,可能是基於官方研究目的或者「問卷調查參考」,參考書沒讀到然後達不出來,這會影響受試者的心情與節奏。考試的電腦評估,如果認為 125 題無法辨別實力(例如作答的表現不平均),會加試到最多 175 題。125 題就結束,也不代表過關,有可能是電腦認為受試者水準不夠,不用繼續考了。由以上可見,這考試其實很心機。

如果英文不好,可以考慮簡體中文或者其他歐洲語系或者日文,但有受限考場所在國家。但是考試題目變成 250 題,作答時間是六小時。筆者認為這對台灣考生不見得有優勢,之後分享讀書計畫跟策略時會說明原因。但是選用簡體中文考試可以當成是策略,因為不採用電腦互動式的作法,就是答對計分、答錯沒分。如果對互動式考試沒信心可以考慮,不過請注意六小時的考試真的是體力跟意志力的消耗戰,考到後來會不會意志消沉隨便作答?

成為會員的條件

考試除了通過是必要條件,CISSP 有規定工作經驗。需要五年以上,並且涉及至少兩個前述領域。如果大學是資訊相關科系,例如資管、資工,可以折抵一年,滿足四年的工作經驗即可。要是資歷不符,考試通過後作為準會員 (Associate),六年內達到符合的工作年數需求後再換證變成 CISSP。

筆者個人的看法是以應屆畢業生馬上去考,過關的可能性應該非常低。業界資歷至少要二年左右才有考過的機會,而且要非常努力外加真的有天分。考試通過的 provisioned CISSP,需要找目前已是 CISSP 的會員背書 (Endorsement),完成後繳交年費 120 美金才具備 CISSP 的資格。有效期三年,三年內需要再進修拿到至少 120 小時的學分才能換證維持 CISSP 會員資格。

下定決心 沒報名都是假的

筆者個人在資訊產業工作的經驗大概有十年左右,八個領域有涉獵兩個以上。平常對 IT 有興趣,除了工作之外,會在家裡搞企業級網路或者虛擬化。只差沒有把家人都給 SSO,用 Kerberos 做身份認證使用無線網路。這次考試一次過關,實際準備時間在三個月左右。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剛好的準備時間。

用專案管理的角度評估,超過三個月的專案很難控制意外情況,造成專案風險。考試也一樣,如果時間拖太長可能會遇到意外,例如前述提及的 125 題考試方式是在 2022 年 3 月中的時候公布,2022 年 6 月 1 日開始執行。這種變化也許會對讀者造成影響,就是一種風險。準備期太長,搞不好又遇到官方調整考試方式。嫌三個月太短,最多半年,不能再多了。再多會讓人懈怠,覺得時間很長很充裕。也真的可能發生讀到鬆懈、失去動力,外加夜長夢多。早日了結這考試,對你平常的工作專注還有家人相處的時間,絕對有正面的影響。至於說是給自己一、二年?筆者很直接的講,不用浪費這個錢跟精力了。這樣長的時間也許再去讀個二年碩士班比較實在,你只是給自己找理由。

CISSP 的考試費用很貴,目前接近 800 美金。考不過就是錢丟到海裡,下次繳錢再考。所以真的拿出信用卡報名,或者讓公司幫你報名後(正常的大公司只會贊助你考一次),你才會認真準備。考試時間確定後,再更改要另外付錢。所以一定要報名下去,才會有危機意識認真準備。800 美金如果拿來買一支新的 iPhone 或者升級 MacBook 的規格不是很好?不認真準備,一次考不過除了花錢也會增加無形的心理壓力。這個有考過駕照的讀者應該可以感受,雖然台灣駕照考照費用沒這麼貴。

目前台北跟高雄各有一個考試中心,選擇應該很容易

尋求資源與支持

CISSP 考試,家人跟公司的支持很重要。因為準備沒辦法有任何的投機取巧,筆者也自認自己的實力夠,但是真的準備起來還是吃力,即使已經用了技巧。在你讀書的時候,家人是否願意不打擾?幫忙顧小孩或是多分擔一點家務。公司的部分,能否有空檔讓你準備考試?例如有溫書假的制度。(筆者的公司很幸運的有,三天的有薪溫書假)主管跟同事是否支持?在最後關鍵時刻,能否理解利用部分上班時間,沒有指派任務的空檔看書?沒有心無旁騖,才有沒負擔的準備跟最後通過的可能。公司有沒有錢或者教育訓練的預算讓你去外面上課或者購買與訂閱教材?這都可以問一下,大公司通常都有資源。整個 CISSP 的準備成本其實很高,特別是隱形成本。

筆者在下一篇會討論教材評估、讀書計畫、題庫使用還有個人的紀律與心態調整。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