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發表企業雲趨勢報告 重新定義HCI為混合雲基礎架構
以提倡「超融合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起家的Nutanix,在經過2020年的疫情之後,調查全球企業用戶對於企業雲端部署與規劃趨勢,並針對臺灣的企業用戶調查意見進行統計,發現在全球調查國家中,台灣受訪者採用混合雲的比例最高,顯見多數台灣IT專業人員已停用傳統非雲資料中心、升級或啟用雲端服務,為混合雲發展做足準備。

Nutanix臺灣區總經理黃承彬表示,過去HCI稱為超融合架構,但雲端技術多次變革之後,未來Nutanix將重新定位HCI為「混合雲基礎建設(Hybrid Cloud Infrastructure)」,簡化企業用戶採用混合雲的難度,「三大公有雲每年都有兩位數的成長,因此當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或推展應用服務時,勢必都要考量導入公有雲方案,因此企業的網路基礎架構採用混合雲與多雲是非常明顯的趨勢。」
這股趨勢,也反應在2020年Nutanix臺灣企業雲報告上,包括:
- 疫情肆虐突顯 IT 部門的重要性,加速雲端運算採用。多數台灣受訪者 (84%) 表示,新冠肺炎讓組織更加重視 IT 策略。
- 在所有調查國家中,台灣受訪者的混合雲滲透率最高。60%的台灣受訪者採用整合式混合雲模式(integrated hybrid cloud model),僅有 2% 的台灣受訪者表示其 IT 部署仍在使用傳統非雲端資料中心。
- 台灣企業遷移至雲端基礎架構的主要動機,來自對速度的需求。針對轉變原因,多數受訪者表示是為了藉由提升速度 (69%) 和彈性 (58%) 來滿足業務需求。節省成本這項原因在台灣排名最後,僅有 6% 受訪者將其視為重點考量。
黃承彬表示,有96%的臺灣受訪者表示已經或正在部署HCI,反應了臺灣企業市場進行數位轉型的腳步加快,以及特有的產業結構與淺碟經濟,使得臺灣企業用戶採用新技術的速度較快,高於全球或歐美的平均值。
然而,在HCI持續發展的同時,也有儲存設備廠商也宣布退出HCI市場,Nutanix如何看待此一發展?「HCI發展逾10年來,在逐漸為人熟悉的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也包括了公有雲廠商的競爭,」黃承彬表示:「但公有雲的總體擁有成本不見得比私有雲低,且企業用戶本身不容易進行trouble shooting,加上部分高監管度產業如政府、醫療等往往無法上公有雲。因此,Nutanix重新定位HCI為混合雲基礎架構,也與三大公有雲串接,將會是下一個成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