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同意分享隱私資料給臉書 WhatsApp:請刪帳號

現在已被臉書收入旗下的WhatsApp,本周提醒用戶其服務條款及隱私政策將有更新,並從2月8日生效。

WhatsApp的隱私條款曾經指出,「對用戶隱私的尊重是刻在其DNA中,從WhatsApp創始以來,我們時刻以強大隱私為念來打造服務。」

不過到了2021年2月8日之後,這段聲明將不復存在。現在已被臉書收入旗下的WhatsApp,本周提醒用戶其服務條款及隱私政策將有更新,並從2月8日生效。

主要的更新包括WhatsApp處理用戶資料、企業如何使用臉書代管服務來儲存及管理WhatsApp交談訊息,以及該公司如何和臉書合作,以提供臉書公司各項產品之間的整合。

這項強制性的變更允許WhatsApp將更多用戶資料分享給臉書的其他公司,包括帳號登記資訊、電話號碼、交易資料、服務相關資訊、平台上的互動、行動裝置資訊、IP和其他經用戶同意而蒐集的資料。

WhatsApp表示,到了2月8日,如果用戶不同意用戶條款,他們的帳號將無法再使用。

不過,這新的條款並不適用於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中的會員國,這些國家用戶都有GDPR保護其隱私。

2019年臉書宣佈「隱私導向的願景」以整合WhatsApp、Instagram及Facebook Messenger,以提供跨服務的一致化體驗。

WhatsApp上次更新服務條款是在2020年1月28日,但直到7月20日才生效。

2月8號之後,要嘛交出隱私資料,要嘛刪掉帳號

臉書公司產品指的是臉書旗下所有服務,包括旗艦Facebook App、Messenger、Instagram(IG)、Boomerang、Threads、Portal智慧顯示器、(以臉書帳號使用的)Oculus VR、Facebook Shops、Spark AR Studio、Audience Network和NPE Team Apps等。但不包括 Workplace、免費上網服務 Free Basics、Messenger Kids和以Oculus帳號登入的Oculus裝置等。

新版隱私政策中,WhatsApp擴充了「用戶提供的資訊」,加入以WhatsApp購物時的支付帳號及交易資訊,並以「如何和其他臉書公司合作」一項取代「合作公司」,說明它會怎麼分享資訊。WhatsApp表示,這是為了提升安全性、完整性及改善服務,像是提供功能建議、個人化功能與內容、協助購物交易及顯示相關廣告。

會被WhatsApp自動蒐集的資訊包括使用及log資訊、裝置和連線資訊、定位資訊。

WhatsApp增加蒐集的資訊包括硬體機型、OS、電池電量、訊號強度、App版本、瀏覽器版本、行動網路、連線資訊(包括行動電信商及電話號碼)、語言、時間、IP、裝置辨識碼等。即使用戶不啟動定位功能,WhatsApp也會用IP或電話區域碼來估計大略地點。

別忘記被蒐集的Metadata

雖然WhatsApp提供了端到端加密,但它的新版隱私政策卻顯示軟體商可以用改善服務為名蒐集多少資料,而且這些資料都和用戶個人身份有連結。

蘋果對抗臉書蒐集metadata的作法即是採用隱私標籤,目前已經實施到AppStore上架的蘋果及第三方iOS App,主張使用者必須清楚了解App的隱私政策、蒐集什麼樣的資料,以及是否被用來追蹤用戶。

蘋果的反制措施迫使WhatsApp上個月發佈聲明,指出他們必須一些資訊才能提供穩定的全球通訊服務,並表示已經將蒐集的資料類型縮至最小,而且也會限制第三方單位存取這些資訊。

相較之下,競爭者Signal根本不蒐集metadata,蘋果iMessage只用電子郵件信箱(或電話號碼)、搜尋紀錄及裝置ID來辨別個別用戶。

包含大量法律詞彙及冗長句子組成的隱私政策及服務條款,讀起來枯橾無趣又看不懂,但WhatsApp這次更新卻顯示仔細閱讀的重要性,而不是看也不看就快速點擊同意照單全收。畢竟,關係到的是你自己的資料。

來源:The Hacker News

關於我們

自1990年創刊UXmaster雜誌,1991年獲得美國LAN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年獲得CMP Network Computing授權,2009年合併CMP Network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