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災難多!IBM與Linux基金會、新創公司Grillo一同合作開發地震早期預警系統部署於世界各地
Linux基金會偕同IBM及新創公司Grillo本周宣佈一項開放地震早期預警(Open earth early warning, OpenEEW),以加速佈建全球的地震早期偵測預警系統。他們表示,OpenEEW將整合Grillo的地震早期預警(EEW)平台以及Docker版本的偵測元件,並部署到IBM Cloud的Red Hat OpenShift及Kubernetes上。
資料指出,全球有30億人生活在地震的威脅下。根據美國地質研究,94%的地震來臨前不只有前震,還有各種訊號可供早期偵測。但是只有少數國家,像是日本、中國、墨西哥、台灣、義大利、土耳其及羅馬尼亞及美國幾個州有地震預警系統,原因之一是價格在10億美元以上。
獲得美國國際發展署、柯林頓基金會、Arrow Electronics資金的OpenEEW由可偵測和即時傳輸動能(地震)訊號的物聯網硬、韌體組成,在IBM/RedHat及Linux基金會協助下,可部署到Kubernetes或是Raspberry Pi裝置上,再將訊息傳送到物聯網裝置、穿戴裝置或行動App上。
IBM將把OpenEEW技術加入到其Call for Code計畫中。Call for Code是由IBM和Linux 基金會於2018年發起的一項公益方案,旨在結合資料、AI及區塊鏈技術,招募開發商一起來打造解決全球天災或重大危機的程式碼和系統。IBM 表示該公司五年來已經投入3,000萬美元來推動這項計畫。
而配合OpenEEW,IBM也將打造能視覺化感測資料數據的儀表板軟體,目前也已在波多黎各部署6個Grillo地震感測器進行測試。OpenEEW計畫希望帶動其他地震頻繁的地區,像是尼泊爾、紐西蘭、厄瓜多及其他國家架設EEW,由這些地區協助改進感測器硬體設計,以及傳送警示訊息給大眾的方法。
在推動策略方面Grillo表示,哈佛大學及奧勒岡大學研究人員目前正積極分析該公司感測器2017年以來在墨西哥、智利、波多黎各及哥斯大黎加等地蒐集超過1TB的感測器資料。哈大學研究人員現在也和Grillo合作在墨西哥市各地部署感測器網路來評估古代湖泊盆地下的地震行為,以及地震活動性。
現在有愈來愈多地震偵測技術用上AI。哈佛大學和Google也攜手合作一個能預測餘震位置的AI模型,最多能擴及主震後一年的餘震。根據史丹佛大學地球物理學系一篇報告,科學家開發的CNN-RNN地震偵測器(或稱CRED)可將地震訊號從一大堆歷史和持續數據中辨識出來。
Google本周也宣佈一個能以Android裝置串聯成全球最大的地震偵測系統,任何Android手機用戶都可以加入這個系統,除了協助傳送訊息,也可以收到地震警示訊息。
來源:Venture 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