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實現策略:如何規劃容器化策略與部署 Kubernetes
雖然數位轉型會創造新的業務機會,卻也帶來許多挑戰和技術障礙。而科技變動一波又一波到來,企業有必要重新評估將過時數位基礎架構現代化以滿足業務需求的方法。有沒有更容易的技術變革之道呢?
答案是 Kubernetes。這個字源自「舵手」、「船長」的古希臘字。因此你也需要有人引領貴公司 IT 業務策略,不過不是渡過愛琴海,而是度過數位轉型浪潮而抵達穩定與效率的彼岸。Kubernetes 原本只是 Google 開原的容器協同系統,但現在儼然成為自動化、控管和擴充現代化 IT 應用的王道。
本文目錄
時代在進步 科技也提升了
在大型主機和 client/server 發明之前,想把服務打造成穩定、方便客戶端運作的解決方案還要能獲利並不容易。在 Unix 年代,廠商想建一個大型解決方案必須花幾百萬美元,聘請大量能力高超的員工(負責安裝及運作)。Google 嘗試把它自己的運算雲整合起來成為管理數千名客戶的工具;Amazon 也做了類似的事。但是這些方案很難又很貴,而且企業也沒有足夠厲害的開發人員。
歸根究柢,現行雲端服務並不容易操作。雖然在架構中增加 VM 很容易,但並不是快速或彈性的作法。Google 的開原策略讓它可接觸到一大群能力很強的 IT 專家來幫他打造及測試管理系統,但事實也證明,Google Cloud 的確是測試你問題排除能耐的完美環境。
這對我公司有什麼影響?
一如 Kubernetes 的原始意義,容器化模式是讓 CTO 或 CIO 工作變得輕鬆一點的方向盤。有了容器協同系統,你就可以根據業務活動和績效向上擴充或向下縮減應用規模,讓系統變成不但成為你的工具,也能變成你的夥伴。沒有人希望他們的系統閒置在那燒錢、浪費資源。
Kubernetes 和其他容器平台管理解決方案的目的就是要方便你設定控管規則。以前開發人員很難根據業務變更應用程式(雖然運作軟體很容易),透過企業軟體管理的數位轉型,所有使用者的工作都會變得更容易也更有效率。擁抱容器化大趨勢讓企業可以享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為營運提供多一層彈性。
好得像是假的?
我並不是說對所有應用而言,容器平台是唯一解決方案,例如你不應該把大型關聯式資料庫搬上容器,只是因為技術上做得到。大型資料庫架在伺服器上更為恰當。關於應用層、架構和授權當然應交由 IT 專業人員做出最佳決策,但請記住兩大首要法則,一是任何東西都應該能支援 Kubernetes,二是應由公司主導所有架構。
不同於有點過時的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平台即服務 (PaaS) 模式讓使用者能安裝管理平台,幾乎能立即啟用。這表示你不用擔心底層網路。但你必須知道所有供應商都有自己的雲端服務,因此當使用者被綁定在特定業者的服務上,效率就會大打折扣。數位轉型的目的是實現有效率、彈性化解決方案,讓使用者不被綁住、掌握控制權。
掌握架構所有權就能改善這個問題
真正的數位轉型意謂你需維持 IT 系統的控制權。當企業擁有架構掌控權,它就能選擇適合任務和應用的服務。企業若使用 Kubernetes 管理系統就可以在任何平台,從小型的 UKCloud、UKFast 到超大型的 Amazon、Google 和 Microsoft 之間任意轉換。
這樣一來軟體開發人員就可躍升為策略性的決策角色。採用 Kubernetes 這類簡化策略讓你得以伸、縮、修補系統、紀錄使用和開發支援,進而將心力用在對公司最有意義的事情上。
從理論到實務:怎麼知道你的 IT 策略需要更新了?
你大可讓 IT 伺服器慢慢老化成古董—在 IT 世界,這說的僅僅是 20 年前。但嚴謹的修補及使用應用可以節省你的時間、心力和降低 IT 複雜性,還能發掘數位轉型的奧妙。把古早的環境組合起來在數位時代的今天已不合時宜。如果出現以下現象就表示你的 IT 軟體需要革新了:
- 資料庫伺服器從 2000 年就沒再修補
- 你過去 10 到 15 年都沒瞧一下應用程式,就只是讓它跑著。
- 你的員工不知道如何部署容器
- 你的產品廠商已經不支援,或廠商已經不在了。
- 你的應用系統已經不是跑在原有廠商環境上
- 你的支援合約已過期(2、3 年就得更新一次)
轉向容器策略是實現平順轉型的最佳之道。雖然有企業現在採行「雲端至上」、「純雲端」政策而把所有應用都轉到單一雲端業者上,但過幾年他們想搬移時會發現難上加難。屆時你需要有高手把應用從雲上搬下來或搬到別的平台。這也突顯員工培育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熟悉老程式語言如 Cobalt 的 IT 人員。
現代化你的數位策略也能確保安全性。管理平台可簡化應用系統安裝,不必花很長時間和心力尋找獨立軟體。安裝的相關花費和攻擊面也變少,應用程式漏洞攻擊的機會也會降低。此外框架也更好維護:如果出了什麼錯,報銷的只是有問題的容器,而不是整台伺服器,你只要搬到別的容器上,或是把漏洞補起即可。
重點筆記
為順利擁抱數位轉型,享受容器管理系統的好處,IT 人員必須要能轉換與整合應用。光是在以前 Unix 平台上的舊式系統上補程式碼是不夠的,你必須用現代化語言重新改寫。
IT 產業裏技能高超、有能力整合新、舊應用的員工愈來愈少,因此你的系統必須不斷更新。IT 世界的長遠策略指的是未來 3 到 5 年,你必須留心 IT 結構變遷,才不會被卡住無法前進。最重要的是,唯有全權掌握架構,隨時跳到不同平台和廠商,你才更能隨時代不斷進步。
來源:ITPro 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