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擁抱 Kubernetes 宣佈容器管理技術 Tanzu

VMware本周在VMworld客戶大會上宣佈VMware Tenzu,目的在讓現有vSphere用戶更容易打造並管理Kubernetes容器。

VMware 相信 Kubernetes 將成為融合各種應用的基礎架構層,從 2018 到 2023 年,隨著更多新工具及平台、愈來愈多開發商、敏捷開發方法及豐富的可用程式,將會有 5 億種 app 支援各種營運需求,並分佈在各種環境下,而 Tanzu 將是串連開發及營運端的橋樑,是一個超大的企業等級 Kubernetes 平台。

近年 VMware 大舉投資 Kubernetes,相繼收購 Heptio、Bitnami 和 Pivotal 的容器技術,自稱已成 Kubernetes 前三大開放原始碼貢獻者。

VMware Tanzu 的核心技術是「Project Pacific」,把 Kubernetes 整合到旗艦虛擬化平台 vSphere 的控制層,藉此把容器和 VM 都匯合到單一平台上統一管理。未來版本的 vSphere 都會加入 Kubernetes。

VMware 說 Project Pacific 也會把容器 runtime 加到 hypervisor 中。VMware 的裸機 hypervisor ESXi 新的原生 pots 將結合 Kubernetes pots 和 VM 的優點、形成執行關鍵任務的高效能 runtime。此外 Project Pacific 還可建立橫跨 VM 及容器的原生虛擬網路,讓 IT 管理員用 vSphere 工具把 Kubernetes 叢集遞送給開發商,後者也可經由 Kubernetes API 存取 VMware 的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center, SDDC)。透過 Project Pacific,開發人員和 IT 管理員可在 vSphere 的 Kubernetes 元件中看到一致化的資訊,或在 vCenter 統一監看 Kubernetes 叢集、容器和現有 VM,並在應用層啟用 vSphere 功能如高可用性、分散式資源排程和 vMotion。

此外,Tanzu 將整合 VMware 和 Pivotal 共同開發的容器技術 Pivotal Container Service (PKS),供多雲企業和服務供應商遞送 Kubernetes 容器服務。也會推出有單一管理套件—VMware Tanzu Mission Control—可作為客戶管理 Kubernetes 叢集的集中控管點,不論 Kubernetes 在哪執行。未來還將整合來自 Bitami 的目錄技術,將掃瞄、測試過及維護中的 Kubernetes 應用內容建立成目錄。它也已獲得所有主要 Kubernetes 平台的認證,包括 VMware PKS。

VMware 並未說明 Tanzu 確切推出時程,只說「即將問世」。

451 研究首席分析師 Jay Lyman 指出,Kubernetes 可協助企業獲取一致化,加速跨不同環境的開發,但企業同時也需要控管及安全能力。藉由收購及貢獻開源碼,VMware 在雲端原生產業已逐漸站穩領導者的地位。

來源:Network World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