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2016-06-031min1

觀點:COMPUTEX 不是 CES 別再動嘴皮只是喊停

COMPUTEX當然有其挑戰跟困境,但這挑戰就是:What is the next?在電腦市場紅火20年後,還有什麼產品能讓消費者一直掏出鈔票,義無反顧的買?這不只是COMPUTEX的挑戰,也是全球大廠現今面臨的困境。

註:近幾年唱衰 COMPUTEX 的聲音不斷湧現,自業內資深人士傅瑞德所成立的 Rocket.café科技評論網站,刊出轉載自中國懂灣灣此篇「COMPUTEX,停了吧!」文章後,引出許多台灣資深業內人士的評論。

其中,編輯部認為 Jason Chen 這位在台灣電子與資訊業界擁有 20 年以上經驗的資深業界與科技行銷公關人士,在臉書上所發表的貼文最為貼近內幕與現實,經徵得原作者同意後,經潤飾後轉載。


拿 MWC、CES 來跟 COMPUTEX 比,那根本不是業內的人會相比的。MWC 在過去五年相當紅火,這是當然了,因為智慧手機過去正紅;但試問,手機市場的高度成期已過,加上手機的受益共榮圈太小,三星、HTC 等安卓陣營榮景已見疲態,蘋果也不再出現令人驚艷的產品,MWC 當然也有其挑戰。

在資訊產品生態圈中,CEBIT、COMPUTEX,乃至於現已收場多年的 Comdex Fall(如今的 CES),各有其不同存在要素與任務。一般而論,就資訊產品而言,CES 是各廠商推出明年的概念產品;CEBIT 是各廠把今年底預期將推出熱賣產品做 Pilot run,提供樣品給採購客戶供測;COMPUTEX 就是接單、下單,秋季就要鋪到各通路。也由於電腦筆電產品大多是台廠 OEM 所製造,因此在 COMPUTEX 過後,就準備在七、八月出貨,把通路打通,這些不是業外人士所能清楚明白的。

為何是六月?因為七、八月歐洲放大假,放大假前就把秋冬 back to school 跟年底單子全下完,就去放假了。歐洲各國當然也有不同的採購展,視產品與市場也有所不同,分類也很多,在此不討論。

單只是看熱鬧,外行人當然覺得 COMPUTEX了無新意

而且加上 COMPUTEX 是國際展覽,是以買家為主的展覽,那些會場 Show Girl 只是加分,客戶花大錢飛來台灣是為了年度採購而來,不是看 Show Girl,也不想看你攤位的鳥活動,只有最笨的台商才會在這時在攤位玩抽獎,會跟你玩的都不是 buyer 啦!

COMPUTEX 當然有其挑戰跟困境,但這挑戰就是:What is the next?在電腦市場紅火 20 年後,還有什麼產品能讓消費者一直掏出鈔票,義無反顧的買?這不只是 COMPUTEX 的挑戰,也是全球大廠現今面臨的困境。

連微軟免費要幫你更新 Windows 10,你不但不想,還跟怕得雞瘟一樣能閃就閃(然後有人就沒閃到,心中大罵比爾這王 X 蛋),不要錢的 Windows 你都不要,這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

對於國際大廠而言,「展場攤位」其實只是個小亮點、小場子,就好比在路上發發傳單,加減撈些散客,打打形象。

就跟中秋節烤肉一樣,你家對面機車行中秋前一周都把陣式擺出來,你能不拼台一下?買龍蝦大干貝和牛出來嗆堵一下嗎?不拼一下以後還能在江湖立足嗎?會場攤位就這目的,刷個存在感,不然人家以為你公司快倒了。

當然國際大廠都會有自已的主場,NVidia 的主場是在君悅,大買主、OEM 客戶與 NDA 產品都是放在自已主場,而且主場是 Invitation only(僅限邀請)。你以為生意都在攤位上談的嗎?生意是在富爺、鴻海、繽紛談出來的啦!

主機板廠一定有安排套房談大單,攤位就是作個露出,酒店包廂就是結單動作。單子結了,當然就是默默框出場買全場。

電腦展跟聖誕節是全台北酒店的大日子,COMPUTEX 期間酒店小姐一律禁休,休假者不但無薪還得扣薪,沒有熟識幹部,根本訂不到包廂。有人以為 Brass Monkey、ZigaZaga、Naomi 那就是 Party,錯!那只是流水席,電腦展期間,沒人請你到林森北路吃碗高家米苔目,吃根珠台烤香腸,你就不是個咖!你以為龍江街吃個晚餐就結案了?漫漫長夜,國外客戶還得調時差,你以為台廠業務這麼好幹嗎?沒有午夜第三攤,哪有訂單?然後明天一早,君悅第一場九點前的客戶會議你得到場,沒操到,哪叫 COMPUTEX?

COMPUTEX,若計算我由國內板卡的海外業務到現在負責國際大廠的公關行銷,加一下,我參加超過 20 年了。問題不在 COPUTEX,問題是在下一階段的科技產品是什麼。這不是 COMPUTEX 的問題,而是全球科技業一起面臨的問題。

當然也有遺憾,整個生態當然改變了,比方說每回參加客戶 CEO 陪訪,我現場聽到的 IoT、wearable、VR,怎麼跟一般媒體所寫出的報導有相當大的差距?客戶們談的是非常深層的不可取代性技術與未來性產品,技術產品所帶來的便利性與實務結合非常深。但媒體報導看的只是看到淺層低價的初級裝置、電子管家、小英巡視這些。所以外行人看到 VR 就只是賣眼鏡的、IoT 就是個 token,而 wearable 就只是計步器+手錶,頂多加了心跳。但真正的商機其實在更深更深的底層技術啊……我看了有些台廠在談的真的很難過,很難過。

COMPUTEX 當然變冷,我難過的不是 COMPUTEX 變冷,而是在這十字路口,到底有沒人看到問題。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

探索更多來自 網路資訊雜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