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個錦囊妙計豐富你的綠色 IT

IT團隊們絞盡腦汁想找出一套綠色策略。我們為你準備好了10個想法,幫你們的腦力激盪加點菜!

IT 團隊們絞盡腦汁想找出一套綠色策略。我們為你準備好了 10 個想法,幫你們的腦力激盪加點菜!

綠色環保不再只是個快速竄升的趨勢了。知名企業如可口可樂、福特汽車、雀巢、寶僑家品 (P&G),甚至美國郵政局,全都編制有專責永續維運的副總裁。CEO 很可能會帶著這樣的議題來找 CIO:能源開支不停侵蝕公司的獲利,IT 團隊更不該置外於這場戰鬥。

一談到綠色 IT,就難免得從後端的資料中心談起。沒錯,這是個不錯的起點,虛擬化與伺服器整合的確能夠降低成本,還有不少環保方面的好處,像是減低耗能,以及不必再蓋新的資料中心。不過企業的野心顯然還要再大得多。當 IT 部門嘗試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時,不妨看看以下 10 個在考慮投入綠色 IT 時,常被忽略的觀點。

不要只鎖定在資料中心

看得更廣一些,明明有太多的 PC 閒置,卻仍保持在開機狀態很長一段時間。IT 部門能夠同時透過技術改變,或使用者自覺教育活動來改變此一狀況。不論採取哪一種方法,目前正是最適合向 IT 以外的部門推動此一概念的時機。「現在大家覺得這件事很酷,那我們就該好好利用一下,」新力影業 (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 企業架構副總裁 David Buckholtz 便如此說道,而該公司目前也正著手擴張綠色 IT 執行範圍的計劃。
還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留意主動電源管理軟體。邁阿密戴德郡公立學校系統 (Miami-Dade County Public Schools) 便已將個人電腦的開機時間減少一半以上,由每天 21 個小時減少至 10.3 個小時。據估計,藉由採用主動 PC 管理軟體如 BigFix 或中央電源控制設定,1 年將可省下約 200 萬美元的電費。電源管理軟體公司 Living Life Green 的執行長 Graeme Scott 便認為這樣的情況相當普遍,PC 開機的時間往往是其需要時間的 2 倍。在英國與加州的某些能源公司,甚至在特定情況下,還會補助用戶採用電力管理軟體的費用。而可口可樂公司則已主動管理其印表機的電源設定。

有些公司選擇軟體即服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以節省成本。但這似乎也可被視為是一種綠色投資。像是微軟與 Google 這樣的企業,正花費數十億美元建造新的資料中心,多半還將地點選在電力來源的附近,同時還投資大筆金錢採用能提高能源效率的新科技,遠遠超出一般企業所能負擔。

以微軟在聖安東尼 (San Antonio) 的資料中心來說,便具備幾乎能測量出所有電力消耗的偵測器、採用內部研發的電力管理軟體 Scry、大規模採用虛擬化技術,並循環使用冷卻用水。「SaaS 可說是人們所能做到最綠的事情之一,」GreenM3 顧問暨創辦人 Dave Ohara 說。

減少出差則是企業變綠的另一個方法。Monsanto 的資訊長 Mark Showers 注意到,隨著過去一年汽油價格的上升,企業的遠端通訊工作者與在家工作計劃的人數便跟著越來越多。哈洛集團 (Harrah’s Entertainment) 與美聯銀行 (Wachovia) 便是近來出資採購視訊會議系統的眾多公司中的例證,部分原因即是為了縮減差旅成本。

「綠化」最大阻礙在文化

若提出拯救地球的概念,沒有人會去反對,不過在企業綠化的過程中,卻可能充滿抗拒。「在某些層面上,可能會引起政治敏感,」布萊恩大學 (Bryant University) 電腦與電訊服務總監 Rich Siedzik 說道。在布萊恩大學,職員們擔心省下的成本反而會害他們失去工作。但從另一面來看,在某些狀況下,文化因素也可能產生好的影響。在成功建置了新的資料中心後,布萊恩大學目前正在討論擴張其綠色計畫,例如購買電動車給工友使用。

……未完(更多內容請參閱網路資訊雜誌 2008 年 11 月號 204 期)

(作/J. Nicholas Hoover、Chris Murphy‧譯/陳文義)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

探索更多來自 網路資訊雜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