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網路模型有六、七個層次,還是要回頭檢視最底層是否穩固,如同F1賽車的賽道一樣,其平整度、寬度、坡度等都有嚴格要求,而資訊網路要好實體層也同樣要嚴格要求。
無論網路模型有六、七個層次,還是要回頭檢視最底層是否穩固,如同F1賽車的賽道一樣,其平整度、寬度、坡度等都有嚴格要求,而資訊網路要好實體層也同樣要嚴格要求。
工業4.0雖為全球化風潮,但各國區在施行仍有所差異。劉鏡清分享其觀察,美國偏重業務面的整合,德國與日本則是以效率為主,對製造成本的重視度也不同。嚴格而論工業4.0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地的一個手段,所以執行工業4.0須先釐清目的,否則會有困難。
既然企業資訊為有價資產,但這些資訊以各種檔案形式存在於企業中,企業內的成員相互間要分享傳遞檔案,也要與外部的客戶、商業夥伴分享傳遞檔案,稍有不慎即會讓企業的有價資產外洩,因而必須有效地控管但又不失原有的便利性。
加密流量應該很安全,但很弔詭的資安犯罪反而日益猖獗,現在每個月多出150萬個新釣魚網站、10個惡意軟體中有6個是勒索軟體,資料流失風險是19倍成長,而WannaCry災害更遍及全球150國,包含知名企業如FedEx、Hitachi、Honda等均受其害。
除了外洩、病毒感染外,更讓人頭痛的是勒索軟體,駭客開出的資料解密贖價多採比特幣計價,每1元比特幣即意味著企業當支付約17.4萬元新台幣,駭客隨意開出5元、10元比特幣勒贖金即讓人大感吃不消。
以一個電信業者的實際案例來說明,該業者的資訊機房有諸多網站伺服器,前端有負載平衡設計,並用硬體加密模組存放金鑰,即便駭客攻破負載平衡取走了憑證,試圖用憑證冒充電信業者的網站,但由於憑證處於加密狀態,因而讓駭客無法成功冒充,電信業者也因此獲得保護。
通過資安標準並不等於做足資安,資安是沒有100%保障的。另一個提醒是企業不可過度信任資安委外,資安委外有可能「報喜不報憂」,企業依然要保持警惕防範之心,並有一套監督委外機構的方法。
少有企業對事務機的列印內容進行記錄,難以追查。加上保密相關法規的壓力日增,包含個資法、營業機密保護法、歐盟正式施行的GDPR等,問題更形明顯。
蒲樹盛總經理以世界經濟論壇(WEF)的風險報告來標定今日資訊風險的位置與動向,雖然在全球風險中,威脅最大的仍是極端氣候、天災等風險,但屬於科學風險的資訊、資安風險卻是成長最快的,不容小覷。
應用程式問題千瘡百孔,凡是人寫出來的必然有漏洞,多數人是半閉著眼睛的心態讓系統上線的,然後祈禱不要出事,這樣的作法早些年或許可行,近年來資安專家的呼籲與安全規範的明確化等,應用程式安全已不容忽視。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