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 向 HTML 模式說再見:是進步還是排除數位弱勢?
Google 於 9 月 19 日宣佈,將在 2024 年 1 月起,終止 Gmail 基本 HTML 讀取模式,全面改成介面及功能更豐富的「標準」模式。
雖然大部份用戶在 PC 上使用標準模式使用 Gmail,但基本 HTML 模式其實好處甚多,例如在較舊的電腦、手機或頻寬較小的網路環境,例如 3G 網路可以快速載入,很受開發中國家歡迎。
不過 Google 表示,10 多年前就被現代標準模式取代的基本 HTML 模式,缺乏完整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文字通訊、拼字檢查、匯入或增加聯絡人、也不支援豐富格式 (rich-format) 文字、鍵盤捷徑,也沒有防範釣魚信件或惡意檔案的安全功能,只有收發信件,按收信日期時間排序顯示信件。
顯然 Google 早已不太樂意 Gmail 用戶使用。雖然距離明年一月還有三個月,不過網路論壇報導,有人發現現在要設定基本 HTML 模式已經很不容易。從明年一月起,現有使用基本 HTML 模式的 Gmail 會自動切換成標準模式。可想而知,關閉基本 HTML 模式已經引發損害可用性 (accessibility) 的疑慮,不論你用的是多舊的裝置,或是處在只有 3G 網路環境。
不過這也不是 Google 關心的事。因為維護困難、花錢而被 Google 淘汰的產品或服務不知凡幾,不論它多受歡迎,這些歷史的眼淚包括從早期的 Google Video、Google 社交服務 Buzz、微網誌 Google +、Google Blogger、RSS 訂閱服務 Google Readers,到 Nest Secure 等。
Google 今天也宣佈 2024 年將關閉 Podcast 服務,詳細日期未定。不過確定的是,未來 Google 將以 Youtube Music 作為 podcast 集中儲存平台。Google 承諾將提供簡單工具讓用戶將 Google Podcast 內容搬移到 Youtube Music,並透過 RSS feeds 訂閱。Google 希望藉由整合 Podcast 服務到 Youtube Music,以更豐富內容追趕 Spotify 及 Apple Music。
來源: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