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投啟示錄:從砂礫中發掘稀世珍珠

紅杉發現,這年頭新創事業的創辦人也可以非常年輕,這個祖克柏只有20歲。在軟體新創的新時代裡,創業家只需要精通程式,有一個產品構想,再加上瘋狂的專注力就夠了。

2004 年底,紅杉資本的投資團隊為了一場煞是有趣的會議齊聚一堂。年方 30 的合夥人魯洛夫.博塔(Roelof Botha)幫一個年紀更輕的創業家安排一次拜會,此人是哈佛的二年級生,名叫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紅杉發現,這年頭新創事業的創辦人也可以非常年輕,這個祖克柏只有 20 歲。在軟體新創的新時代裡,創業家只需要精通程式,有一個產品構想,再加上瘋狂的專注力就夠了。

會議訂於早上 8 點開始。8 點 5 分,還沒看到祖克柏的人影。當創投基金碰到幾乎還是青少年的財富創造者時,就得面臨這類問題。博塔打了電話,看看貴賓是否人在路上。

不一會兒,祖克柏跟他的麻吉安德魯.麥考倫(Andrew McCollum)出現在紅杉總部。他們不但遲到,還穿著睡褲跟 T 恤。

已經退休的唐.瓦倫丁那天進了辦公室,在大廳看到男孩們。瓦倫丁想起 1970 年代曾經跟這類恣意妄為的人物打過交道,譬如雅達利的諾蘭.布希內爾,心裡便有譜了。睡褲是一種挑釁、一道戰帖。2004 年的紅杉資本若想投資祖克柏的公司,就得像瓦倫丁當初對待布希內爾那樣對待他。保持冷靜,牙一咬、衣服一脫,跳進熱水缸。

瓦倫丁匆匆趕到會議室,幫同事們為這場視覺衝擊做好準備。「別注意他穿什麼。那是一個測試。不要問他為什麼穿著睡褲。」他這麼狂喊著,接著便神隱了,因為他知道一個 70 幾歲的退休老人並不能讓對談進行得更順利。

祖克柏和麥考倫來到會議室,聲稱他們睡過頭,所以才穿著睡褲。背後的意思是:「紅杉?誰管你啊?」沒理由為了跟這家大名鼎鼎的公司開會而去設鬧鐘。

不是每個人都相信睡過頭的說法。祖克柏看來剛洗過澡,頭髮都還沒乾透。不過晚到的另一種解釋不會更振奮人心:祖克柏早已起床沐浴,然後才決定穿上睡褲,很沒禮貌的姍姍來遲。故意冷落比無心之舉更糟糕。祖克柏在會議桌前坐下,展示一套投影片,簡報中並未提到他那正在大學校園裡野火燎原的社交網站 Thefacebook,反倒推銷起一個未經證實的檔案共享點子,叫做 Wirehog。習慣對矽谷投資案挑三揀四的紅杉資本,也是得聽聽人家對某個附帶項目的高談闊論。

祖克柏的簡報標題更是汙辱人,語帶嘲諷地公開宣稱「你不應投資 Wirehog 的十大理由」。

「不要投資 Wirehog 的第十大理由:我們沒有收入。」簡報開始了。

「第九名:音樂產業可能會告我們。」

講了一會兒,「第三名:我們穿著睡褲來,而且還遲到。」

「第二名:因為西恩.帕克(Sean Parker)有參與。」

「第一名:我們會來是因為博塔叫我們來。」

紅杉合夥人習慣和難搞的創辦人共事,而且他們希望表現得比同行更有紀律,控制好他們的驕傲與偏見。有了瓦倫丁的警告在先,他們不會被睡褲所挑釁。可是,不管合夥人們如何想方設法與祖克柏攀關係,就是沒辦法打動他。這位年輕訪客顯然很崇拜魯洛夫.博塔,後來還試圖延攬他到臉書。不過,紅杉這家合夥企業整個來說並不吸引他,尤其是領導人麥可.莫里茲。祖克柏好像是在宣洩某種不成熟的幻想:面試一個你不想要的工作,然後津津有味地享受嘲弄前輩的愉悅。

祖克柏的睡褲鬧劇是創投基金的一個分水嶺。2004 年底他搞這場噱頭時,Google 已經掛牌上市,而其他年輕創業家則正跟著布林—佩吉的劇本走,擺出一副故作矜持的姿態。然而,這些創業家們像 Google 創辦人那樣,跟創投基金討價還價,然後終究還是拿了人家的錢是一回事,採取祖克柏的立場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是真的不想要紅杉的資助。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

探索更多來自 網路資訊雜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