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救了?科學家發現能吃保麗龍為生的蠕蟲

長期以來,解決塑膠問題一直是科學界的聖杯,只是答案可能就在野外。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甲蟲幼蟲可能是自然界「解決」保麗龍(聚苯乙烯)的關鍵。

人類在地球上留下了不少難以抹滅,能夠證明文明存在的證據,例如八大文明奇蹟,以及保麗龍。但只有後者會一直長大,因為這種人類發明的合成材料,被證明難以在任何生物時間尺度下被自然分解。

長期以來,解決塑膠問題一直是科學界的聖杯,只是答案可能就在野外。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甲蟲幼蟲可能是自然界「解決」保麗龍(聚苯乙烯)的關鍵。

保麗龍,又稱之為聚苯乙烯發泡塑膠,是最常見的塑膠類型之一,佔所有非纖維塑膠的產量 7%-10%,但聚苯乙烯卻難以回收加工,因此只能尋找能夠分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或昆蟲酶來解決聚苯乙烯的問題。

現在,一種名為 Zophobas mario 的甲蟲可能就是答案。Zophobas mario 是一種甲蟲,其幼蟲是一種蠕蟲,經常是其他食蟲動物的食物來源。這種甲蟲幼蟲的腸道含有一種獨特的細菌酶混合物,能夠消化聚苯乙烯。研究人員報告說這種甲蟲幼蟲完全可以「以聚苯乙烯為食」,在吃光一堆保麗龍後順利長大。

根據研究報告作者 Chris Rinke 表示,蠕蟲本身擔任了「回收廠」的角色,牠們將聚苯乙烯塑膠撕碎吞下,然後餵給腸道細菌。這些細菌負責將聚合物分解成昆蟲可以吸收的微粒。

當然,指望著可以飼養足夠多的甲蟲幼蟲吃光所有的聚苯乙烯塑膠垃圾並不現實,該團隊已經採樣了 Zophobas morio 的腸道菌群,並分離出負責消化聚苯乙烯的微生物基因,未來有可能大規模生產足夠的酶提供給回收廠來使用。

Source: ExtremeTech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