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技術即將實現?全像投影技術讓NASA醫師分身上太空站

去年10月美國航太總署(NASA)運用一項全像投影傳送(holoportation)技術,讓NASA的外科醫師Josef Schmid人安好在地球上,影像卻出現在數百公里高的太空站。

去年10月美國航太總署(NASA)運用一項全像投影傳送(holoportation)技術,讓NASA的外科醫師Josef Schmid人安好在地球上,影像卻出現在數百公里高的太空站。

Schmid的影像模仿《星際爭霸戰》的史巴克做出招牌的瓦肯手勢。他還和太空站上的歐洲太空總署太空人Thomas Pesquet進行雙向會議。

NASA的外科醫師Josef Schmid人安好在地球上,影像卻出現在數百公里高的太空站。
NASA的外科醫師Josef Schmid人安好在地球上,影像卻出現在數百公里高的太空站。

Schmid博士指出,人的身體不在那,但實體卻真真切切出現在那,這真是太空旅行的全新形式。即使太空站位於飛行在地球400公里上空,以每小時28,200公里的速度前進,只要系統運轉,地球上的人都能無時差出現在現場。

全像投影傳送一直是科幻電影裏常見的橋段。微軟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探索,主要用途是在革新廣告、遠距醫療或教育,不過NASA的確將全像投影的應用提升到新境界。

以技術而言,全像投影傳送是將人或物的3D高畫 質影像經過壓縮,傳送,再於某個遠方以近乎即時方式重組起來。

在NASA的會議上,太空人和地球上的Schmid博士及協同開發的軟體公司AEXA 執行長Fernando De La Pena Llaca以微軟HoloLens看到、聽到對方及互動,一如在同一空間中。他們甚至還虛擬握手了一下。

不過NASA希望全像影像傳送有更多用途,像是遠距醫療提供醫療、精神科對談會議,讓太空人和家人聯繫,或是把VIP投射到太空站「拜訪」太空人。未來NASA還打算加入擴增實境功能,讓投影的人可以真正在太空站上繞一繞、看一看內部環境,只差沒能觸摸感受一下。NASA未來甚至將結合具觸覺回應的AR技術,讓不同地方的兩人在一台設備上共同完成一件任務或操作,好比醫師同開一台手術,實現極端環境,如南極洲、外海鑽油平台研究、工程人員或戰地軍事專家的合作。

NASA希望此類技術可用於協助未來深太空探索任務。但是NASA也坦承,以火星而言,以現有無線電波傳輸,地球到火星單向通訊時差高達20分鐘,對極度要求訊息即時性的全像傳送仍然是一項挑戰。

來源: CNET

關於我們

自1990年創刊UXmaster雜誌,1991年獲得美國LAN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年獲得CMP Network Computing授權,2009年合併CMP Network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