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重返開發者論壇 首屆Intel Innovation大會強調開放生態系實現Zetta 2027

Pat Gelsinger重返Intel執掌執行長一職後,Intel也決定重啟開發者大會,線上舉辦首屆Intel Innovation活動,強調回歸開發者為本。

雖然Intel在2017年停辦有近20年歷史的IDF大會,但在Pat Gelsinger重返Intel執掌執行長一職後,Intel也決定重啟開發者大會,線上舉辦首屆Intel Innovation活動,強調回歸開發者為本,也將注意力放回開放生態系統,確保開發者可以在Intel得到足夠的工具與環境,來開發所需的應用系統。

Pat Gelsinger表示,Intel的的目標,是為開發者提供4種超能力:無所不在的運算(Ubiquitous Compute)、雲端至邊緣基礎建設(Cloud-to-Edge Infrastructure)、持續連網(Pervasive Connectivity)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從這4個願景出發,Intel宣布了3項對開發者的投資計畫,包括更全面性的Developer Zone、oneAPI 2022工具包與新的oneAPI卓越中心。

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宣告開發者論壇回歸

首先,Developer Zone包含了幫助開發者能更簡單取得Intel關鍵軟體產品的開發者目錄(Developer Catalog),以及可以在各種最新的Intel最新硬體如CPU、GPU、FPGA等設備上進行測試的Intel DevCloud開發環境。

oneAPI 2022成為Intel打造生態系的關鍵角色

而新推出的oneAPI 2022工具包,也比前一代多出900多項新功能,透過業界第一個統一C++/SYCL/Fortran編譯器與Data Parallels Python,增加了跨CPU/GPU架構的軟體開發功能,並進一步整合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ode與支援Microsoft WSL 2,增加生產力。

在生態系方面,oneAPI卓越中心也宣布增加11個新的合作夥伴,包括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達蘭大學和田納西大學,同時也擴大了Intel 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 Institutes of XeLLENCE的規模,使其成為oneAPI卓越中心。

12th-Gen Core i9-12900K處理器亮相

Intel自從宣布Intel 7製程之後,宣布推出最新的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全系列包括60款處理器,首先亮相的是為電競電腦設計的Core i9-12900K處理器,並展示了與AMD Ryzen 9 5950X之間的效能表現比較,12th-Gen Core i9-12900K的效能高出30%。

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正式亮相

Intel臺灣商用業務總監鄭智成表示,真實世界裡的應用效能差異,除了製程等因素之外,其中主要的關鍵,在於作業系統是否能夠完整運用到處理器的先進架構。12th-Gen Core採用了俗稱大小核的「效能/效率核心」設計,此設計在Windows 10時代便開始進行驗證,而微軟在Windows 11作業系統中,更針對此種架構進行最佳化,而競爭廠商仍維持傳統的多核心設計,因此Intel的12th-Gen Core處理器,在新版Windows 11作業系統中得以解放釋出更多效能。

不鎖倍頻的第12代Intel Cor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現在即可從部分OEM、通路合作夥伴和零售商開始預購。美國時間11月4號正式發售,預計年底之前將有超過30個國家,超過140個客戶把新處理器加入至它們的產品行列。不鎖倍頻版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售價從美金264元至589元。

Intel i9-12900K與AMD Ryzen 9 5950X的對決

「Intel透過Thread Director技術,將運算指令送到正確的P-core或E-core核心進行運算,」鄭智成表示:「搭配新的Windows scheduler技術,讓前景(foreground)中的應用程式能得到最多效能完成工作,減少核心閒置的情況。這也是Alder Lake架構能夠改變PC運算市場的關鍵因素。」

既然i9-12900K是為了電競而生,Intel也推出了代號Alchemist的Arc獨顯GPU,內建32個Xe-cores核心,提供X超取樣(XSS)技術,透過機器學習技術與Alchemist內建的XMX AI加速器,可提高遊戲畫面解析度。

此外,Intel的Deeplink技術,允許橫跨整合Core處理器、內建圖形引擎iRISx與Arc獨顯晶片,為視訊轉檔工作提高40%以上的效能。

內建Iris X與Arc獨顯聯手飆效能
透過Intel Deep Link技術可加快40%轉檔速度

次世代Intel Xeon處理器實現Zetta容量的資料中心運算

Pat Gelsinger當今世界的資料產生速度不斷狂飆,預估5年內,也就是2027年便會實現Zetta等級的運算量,而Intel也打算增加開放生態系的合作以挑戰此一目標。

例如SiPearl選擇Intel Ponte Vecchio GPU,採用oneAPI做為軟體規格,打造高效能運算節點中的HPC加速器。而開發者也可以存取公有雲端服務中跑第3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的instance,包括Alibaba、AWS、Baidu、Google、Microsoft、Oracle和Tencent。

第三代Intel Xeon處理器與Nvidia A30的機器學習效能對決

創新P4可程式化基礎設施處理器打造持續連網環境

從5G到6G,過去由硬體把持的通訊設備,也能夠透過軟體定義方式來實現通訊交換,例如AT&T將使用Intel的IPU與可程式化平台,來部署即將推出的虛擬無線電接取網路(vRAN)。

而Intel也推出代號Mount Evans的ASIC架構IPU,以及支援P4可程式化的Tofino 3英特爾結構處理器(IFP),讓網管人員可透過AI技術來實現能夠自我除錯與修復的雲端網路。

針對雲端網路基礎建設所設計的處理器架構

人工智慧為FedEx創造更多可能

Pat Gelsinger在Intel Innovation大會中,展示了由DEKA R&D與FedEx合作開發的Roxo送貨機器人,採用Intel 11th-Gen Core i7處理器、RealSense攝影機與OpenVINO人工智慧推理引擎,能夠辨識道路狀況與進行導航,來實現貨物運送的最後一哩路。

DEKA R&D採用Intel技術,與FedEx合作開發的Roxo送貨機器人
關於我們

自1990年創刊UXmaster雜誌,1991年獲得美國LAN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年獲得CMP Network Computing授權,2009年合併CMP Network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