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興起海底資料中心熱潮 「十五五計畫」將在海南、山東、廈門、深圳推動海底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高散熱、高耗能一直是許多企業頭痛問題,政府資料中心也不例外。為此,中國數個省市也將籌建海底資料中心納入未來5年計畫。
微軟Project Natick於2018年在蘇格蘭外海域測試海底資料中心,將資料中心沈入奧克尼群島(Orkney)附近的北海表面約35公尺,希望運用海水以節省資料中心的冷卻電力。今年中國發佈「十五五」發展計畫,中國各省也相繼公佈經建及社會發展規劃。

五月間中國海南省海口市宣佈將採用中國資料中心業者海蘭信(Highlander)的方案,啟動海底資料中心運轉。後者方案將4個機櫃的聯想伺服器置入密封艙作為一個單位,沈入海南自由港海底。
這座資料中心由當地ISP代管,以一條海底電纜同時供應電源與控制,採用海南當地核電廠電力營運。正式運轉中,海口市政府計畫在5年中將資料中心擴大為100個單位的密封艙。
該市計畫籌建海底資料中心及即時資料庫表示,以支援中國南海探勘及建設需要的大量資料蒐集及分析作業,而在此之後將以此資料中心為基礎打造「海洋新科技產業園區」。
山東省也計畫在未來5年中打造環渤海的智慧產業,將投資興建海底資料中心,以及其他硬體架構包括光纖網路、量測機器人、無人探測船、載人潛水器具及深海滑翔機以推動海底3D探勘。其他在十五五計畫中宣佈海底資料中心的省市還有厦門及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