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購買量子電腦的時代來了?IBM輸出首座量子電腦到日本
IBM和東京大學本周宣佈IBM Quantum System One將輸出日本,成為繼德國之後第二個導入IBM量子電腦的國家。
德國佛勞恩霍夫研究院(Fraunhofer Gesellschaft e.V.) 6月首先將System One導入到其資料中心。
IBM 2019年初推出System One,宣稱它是第一台自給自足、整合式量子電腦,可以搬到客戶端組合、運行。量子電腦以要求嚴苛著稱,往往仰賴專用設備,因此大部份量子電腦只能代管在供應商資料中心,提供入口網站讓客戶存取資源。D-Wave也能提供本地部署的獨立系統或是遠端存取。
目前幾乎所有IBM量子電腦也都是由IBM維護及遠端存取,除非客戶有足夠預算和能力可以在本地部署System One。
最新的IBM Quantum System One本地部署案是在日本新川崎市的川崎商務育成中心。與德國導入的System One皆擁有27量子位元(qubit)及32量子體積。IBM表示未來幾個月將升級系統規格到IBM次世代量子晶片。
IBM Q System One由數項客製元件而成,包括穩定而自主校正的量子硬體,可提供重覆及可預測的高品質量子位元;可保持續低溫及隔離的量子環境;高精準度電子系統嚴格控制大量量子位元;管理系統健康及升級的量子韌體;傳統運算元件,確保雲端資源存取及量子演算法的混合執行。
這項合作是2019年IBM及日本量子運算合作計畫的成果。在這項合作中,2018年IBM和慶應義塾大學合作設立的量子研究中心成員之一三菱化工將配合慶應義塾大學、JSR公司及IBM Research協助下,開發新的量子演算法以了工業化合物的複雜行為,未來可能應用在儲能和OLEM裝置的開發。
此外慶應義塾大學也會和瑞穗金融集團、三菱UFJ金融集團將合作改進名為振幅估計(amplitude estimate)的演算法,有助於開發選擇權定價及其他金融工具。座落在東大的量子日經數位硬體測試中心中,東京大學也將從事次世代量子硬體研究。其他參與企業包括Sony、DIC、東芝、豐田、日立、橫河電機及SuMi Trust等。
來源:hpc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