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法規要求 TCC成立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 帶動IoT資安發展

TTC召集多家廠商參與,一起建立第二期的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也順利爭取到國際安全科學領導機構UL的參與,導入UL IoT安全評等(IoT Security Rating),以國際上的IoT資安設計準則為基,融合產業標準共識,提供連網產品的資訊安全評估。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自107年起執行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強化物聯網資安防護裝備」計畫,第一期完成物聯網系統層級資安防護評估機制的建立,第二期延續並擴增第一期成果,與桃園市政府經發局合作,偕同國際認證機構UL、中華資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及虎頭山創新園區-資安物聯網中心營運團隊(大同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互聯安睿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於虎頭山創新園區成立「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冀望整合多方能量,共同強化智慧產業資安防護能力,提升台灣物聯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提供一站式檢測服務,以物聯網系統端、網、雲等全面性的物聯網資安防護評估流程,提供消費者安全基準參考,有助廠商生產符合國際資安要求的產品,搶攻國際市場。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人資長闕河鳴表示當初接受國發會的委託時,台灣並沒有相對應的IoT資安檢測標準,因此尋求TTC的幫助,討論制訂相關的標準。TTC董事長吳宗成表示台灣有許多設計生產物聯網設備的廠商,也有許多不錯的應用情境,但缺乏的是統一的平台可以協調打國際市場。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董事長吳宗成

因此TTC召集多家廠商參與,一起建立第二期的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也順利爭取到國際安全科學領導機構UL的參與,導入UL IoT安全評等(IoT Security Rating),以國際上的IoT資安設計準則為基,融合產業標準共識,提供連網產品的資訊安全評估,並透由安全評等,在產品上標示所獲得的分級標誌,協助廠商展示產品的資安能力,亦幫助消費者在選購時能有所依據。

以市場檢驗報告與政府標案規範推動資安認證標章

闕河鳴也明白表示,目前台灣並沒有相關的法規強制要求IoT終端產品必須接受資安認證,UL副總裁暨台灣總經理陳宗弘也表示這是個相當新的議題,目前尚且沒有國家級的法律來強制要求終端設備需通過資安認證,美國現在是加州與奧勒岡州在推動相關的法律。

國家發展委員會代表暨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人資長闕河鳴

儘管如此,TCC與NCC是希望通過市場的力量來推動物聯網資安認證標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技監羅金賢表示既然法規方面暫時沒有強制要求,就要從兩方面來推動物聯網資安認證標章。

首先,NCC與經濟部達成協議,連同標檢局一起採用物聯網資安認證標章為共同標章,因此廠商開發物聯網終端產品時,可以不必送兩次重複檢驗,協助台灣廠商節省麻煩。另外,NCC將與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一起合作,屆時可抽驗市面上的IoT產品,若有缺失則告知廠商改善修正,並定期發表檢驗報告,促使消費者與業界共同重視物聯網終端產品的資安問題。

第二,目前政府正在推動5G基礎建設,與4G相比,5G由於網路結構更為扁平化與公開化,對資安的要求更加嚴苛。因此預計今年7月開始,NCC將要求所有電信業者在建置5G基礎建設時,就必須取得物聯網資安認證標章,這部分對通訊設備的資安認證要求屬於強制性,可以帶動後端系統業者對物聯網資安認證標章的重視。

闕河鳴補充說道,行政院在八大領域基礎設施已經開始導入資安方面的規範,今年將更細緻的規定,針對公立醫院等基礎設施的資安認證將分為ABCD等級,並將資安認證標章列入未來新年度標案的規範要求中。

「對於基礎設施來說,有時個別的終端設備都有取得資安認證,但是連線建置為複雜系統時,往往會產生非預期的漏洞,因此仍然需要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針對大型系統本身進行一次資安檢測,」闕河鳴表示:「因此經濟部工業局在發展城鄉計畫時,便要求總預算的7%必須用在資安工作上,由政府在標案規範給予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實際幫助,等相關檢測能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以形成產業鏈。」

這對台灣民間廠商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例如生產智慧床墊的世大福智科技,由於產品包括感測器與後端分析系統,因此主要客戶如醫院等,在採購時均要求提供資安方面的保證。「這對廠商來說相當困擾,因為物聯網裝置或系統在當時並沒有相關的認證可以取得,」闕河鳴說:「後來世大福智科技詢問TTC之後,輔導取得物聯網資安認證標章,順利進入醫療市場。」

TCC副執行長林炫佑表示希望能有更多需要資安認證的系統商來洽詢,與檢測中心一同合作來制訂系統層級的認證標準,帶動更多廠商能夠滿足法規要求,進軍國際市場。

智慧床墊業者透過物聯網資安認證,取得客戶的信心。
關於我們

自1990年創刊UXmaster雜誌,1991年獲得美國LAN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年獲得CMP Network Computing授權,2009年合併CMP Network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