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指收受中國政府挹注數百億美元扶植 華為怒斥報導不實
華為又再次站上火線,駁斥媒體指其收受中國政府數十億美元資助,將其力拱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商的地位。
華爾街日報上周報導,指過去 20 年間中國政府提供華為包括借貸、減稅其他資金協助總共約 750 億美元,讓華為有能力以比競爭對手便宜 3 成在全球銷售其產品。報導指出,北京政府透過信用貸款、借貸及其他形式借給華為 460 億美元。另外,從 2008 到 2018 年間華為也經由政府減稅方案省下 250 億美元的稅賦。此外,華為還拿到了 20 億購買土地優惠及 16 億美元的補助等。
華爾街日報宣稱是分析公開政府文件,像是公司財報及土地登記文書取得上述資料,而且這些資料經過專家,包括美國非營利機構 Good Jobs First 的驗證。
報導見報後,華為憤而回應,該報導是根據「不實資訊及錯誤推理」寫成,揚言將採取法律行動。
「這篇報導對華為如何成長至今天的局面充滿臆測…完全忽略華為 30 年來在推動創新及產業進步上的研發投資。」華為指出,「華爾街日報乃專業媒體,因此我們必須追究其為文的背後動機及目的。」
華為並未指出哪個部份報導不實,但強調該公司和其他公司一樣是申請政府補助,而其他資助的取得也都「遵守所有市場法規」。華為指出,它從中國和其他政府取得的研發補助僅佔其營收的 0.3%。
「和所有在中國營運,包括外商公司一樣,華為獲得中國政府些許政策支持,但我們從未獲得其他或特殊待遇。」
在此同時,華為 5 月間被美國商務部列為貿易黑名單後,迄今禁令仍未解除。然而在全球各國部署 5G 網路之際,許多國家像是英國、德國、加拿大等不顧美國反對,內部仍在爭議是否採購華為產品,而非完全聽從美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