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 偷偷收集用戶地點疑雲讓蘋果 U1 晶片 UWB 功能浮上檯面
本周資安記者 Brian Krebs 報導,新版 iPhone 11,包括 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 會定期蒐集手機地點資訊,即使用戶已經到「設定」中把每個 App 和服務的地點服務都關掉了。
雖然使用者把全系統的地點服務關掉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還是令人不禁懷疑,iPhone 到底在做什麼?理由為何?它是把資訊傳給蘋果嗎?為什麼使用者無法從介面上得知發生什事?Krebs 在 11 月中向蘋果詢問此事,蘋果回覆,「我們認為並沒有實際安全問題。當『地點服務』啟動時狀態列出現『地點服務』的圖示很正常。這個圖示在『設定』中並沒有開關鈕。」
雖然蘋果說沒有安全疑慮,但 Krebs 並不滿意這樣的回答,因為蘋果承諾用戶可以在設定中決定 iPhone 是否或何時蒐集其地點資訊。
防火牆公司 Guardian CEO Will Strafach 判斷,這些資訊並未從手機傳出,但蘋果到底在做什麼則仍然是個謎。
在報導刊出後,引起 iPhone 用戶及科技界一陣騷動,迫使蘋果再做出聲明。蘋果解釋,超寬頻(ultra-wideband, UWB)是產業標準技術,根據國際法規,在某些國家必須可幫助依法關閉。「iOS 的地點服務有助我們判斷 iPhone 是否位於這些國家內,以便我們關閉 UWB 技術,以符合法規…而 UWB 遵法管理及其使用地點資訊,完全是在裝置上進行,蘋果並沒有蒐集用戶地點資訊。」
不過蘋果承諾會在未來新版 iOS 中增加關閉 UWB 蒐集資訊的按鈕。
蘋果今年秋天發表的 iPhone 11 系列使用了該公司自製的 U1 晶片,這塊晶片可以 UWB 技術來定位自己和其他 iPhone 的相對位置。目前該技術只用於 AirDrop 檔案分享功能,但可能會用於傳聞中和 Tile 競爭的定位標籤以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功能。
此事也讓神祕的 U1 晶片浮上枱面。iPhone 的空間及電量限制下,蘋果無法自由新增功能。最近它甚至移除了之前大聲宣傳的 3D Touch 的硬體元件,顯然是為了騰出空間給容量更大的電池。奇妙的是,蘋果不但加入 U1 晶片,還開啟了定期蒐集地點資訊的 UWB 功能,卻沒有提供什麼服務。蘋果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只能待時間來證明。
雖然這事以虛驚收場,但也再次突顯蘋果以隱私自詡的行銷策略的挑戰。蘋果希望以保護用戶隱私這點和競爭者區隔,但也讓它必須承受更嚴格的檢視。
另外,這也不是蘋果第一次暗中蒐集用戶地點資訊。例如當你的 iPhone 開啟地點服務時,iPhone 會將你附近的 Wi-Fi 網路和手機基地台資訊以匿名方式傳送給蘋果,目的在提供同一 Wi-Fi 網路的其他 iPhone 連網效能。
來源:Ars Tech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