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用上雲真有那麼容易?CIO 需要考量的 10 大關鍵
現今企業 IT 主管為了各種理由把系統搬上雲端,但研究發現,許多企業還是無法從雲端搬移過程中獲得預期的效益。
科技顧問公司、研究人員和經驗豐富的 CIO 們指出,現在還是有企業把應用程式、功能和服務搬上雲端前沒有全盤評估是否能帶來作業效率,也未規劃最適合的現代化和優化策略。
為協助企業免於雲端搬移失敗,專家們也分享了如何將作業從本地部署搬上雲端以便為公司創造效益。以下是雲端搬移的 10 大考量重點。
一、分析應用程式
在啟動搬移前 CIO 必須先分析應用,並自問以下幾個問題:應用程式是否能在虛擬環境下運作?是否提供 PaaS、IaaS、雲端原生工具或容器?該應用是否為模組化設計?若答案為「否」,對搬上雲端會增加多少成本?能否導入自動化機制,成本是多少?
二、了解應用是否適合
在你開始搬上搬移前,請確定你知道應用是否適合雲端。非雲端原生、無法擴充、不支援微服務、無內建自動化和協同能力的應用就不適合雲端部署—至少需要先更新。擁有 20 年包括改造協同基礎架構、雲端搬移、應用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及資料中心運作導入顧問經驗的 SilkRoad Technologies 資深副總暨 CIO Asif Malik 表示:「有雲端平台不代表什麼東西都要搬上去。」
三、找出變因與評估風險
幾乎沒有一個應用可以單獨作業;因此,在雲端搬移期間,IT 部門必須了解準雲端應用是否能和其他系統運作順暢,而支援這類運作的成本又是多少。過去擔任過政府、公家機關 CTO 及國家新興科技研究總裁的 Deloitte Consulting 總監 Scott Buchholz 建議企業主管應好好熟悉應用運作原理,以便了解相關網路流量及相依性。「有的使用樣態(pattern)不容易看出來,因為樣態是長時間累積而成,你若不留心搬動了什麼東西,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他說。
四、應用程式搬上雲端前先重新設計及現代化(modernize)
管理顧問公司 Everest Group IT 服務副總裁 Yugal Joshi 說,有愈來愈多企業把雲端策略和現代化綁在一起。「許多搬移專案同時也是現代化專案。」
五、些許的負載平移(lift-and-shift)是健康的
在搬上雲端前不妨考慮工作負載平移(lift and shift)。「一定會有適合負載平移的例子。」專精企業科技的數位轉型顧問公司 SPR 雲端營運執行總監 Chris Hansen 說。但他也警告企業不可小看負載平移專案需要投入的心力。負責應用搬移的團隊應有經驗豐富的架構師事先了解負載平移是否做得成,以確保能在協同良好情況下完成搬移。
六、前導專案、測試、分階段進行
為確保業務永續,防止匆促搬移造成破壞,IT 團隊應詳細策畫,先在應用試跑在雲端上,最後再適時轉換到新雲端環境上。例如 Malik 建議分階段 搬移,或架構平行雲端環境,從難度最高的產品先測試,以判斷應用是否能運作順暢。
七、規劃相容的多雲環境
Joshi 說,許多 IT 主管仍然以「穀倉」(silo)思維來找雲端廠商,這樣或可創造部門價值。但他指出,搬移到雲端時 IT 主管更應該思考相容性及多雲環境才能創造出企業整體價值。
八、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到安全、法遵及隱私
專家指出,雲端搬移專案必須一開始就要想到安全運作,以確保搬移計畫充分照顧到這些要求。一如 Malik 所說,「資料整合、安全和法遵絕對不可以最後才做。」
九、搬移後定期評估
企業主管往往未能定期好好檢查雲端部署,因而錯失掉修正錯誤的時機。例如 Joshi 說,有一家企業在應用部署初期發現它的雲端廠商被別家公司合併或收購了,這可能導致價格要調漲或是需調整服務層級協定(SLA),將會減低其客戶獲得的價值。因此 CIO 必須定期評估雲端部署以防止系統達不到當初預想的效益。
十、在規劃中加入最佳化策略。
「不要以為雲端搬移做完可以一勞永逸,」Buchholz 說。相反的,在完成初步搬移後,你必須為非預期事件做好因應對策,才能使雲端搬移帶來的效益最大化。最後,你還應制訂計畫,不斷發掘可改善之處並付諸行動,使這些效益進一步擴大。
來源:Tech Ta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