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實體名單再增 46 家華為關係企業 華為大表不滿

本周再宣佈把華為46家關係企業加入到這個名單,並且立即生效。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則稱此時為公司的「存亡關頭」。

繼 5 月首度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Entity Listing)後,本周再宣佈把華為 46 家關係企業加入到這個名單,並且立即生效。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則稱此時為公司的「存亡關頭」。

這波新增名單也讓和華為有關而遭限制的實體擴大到 100 多家公司。美國企業和列入實體名單中的公司往來都必須經過商務部嚴格審查,而且很大機率不會放行。

華為對此表達不滿,認為這次決定明顯充滿政治動機,與國家安全無關,違反了自由市場競爭基本法則。華為也說這個決定對美國或對任何人都沒好處,打壓華為無助於美國確保科技領先,呼籲美國政府停止不公的做法,將華為從名單上移除。

但同一天美國商務部也宣佈延長華為的《臨時通用許可》(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 TGL)效期 90 天,這張許可證給企業多一點時間結束和華為及其關係企業的生意。商務部在 5 月也第一次發出 90 天 TGL,那次緩衝期到本周的 8 月 19 日。第二次 TGL 將把華為禁令延到 11 月 18 日。

美商務部長 Wilbur Ross 指出,「在我們力促消費者停用華為產品的同時,也體認到需要多一點時間防止發生任何損害。同時間我們也會持續確保出口給華為及其關係企業不會違反實體名單或臨時通用許可。」

在這段期間內美國企業還是可以出貨給華為,包括提供 Android 程式碼及支援服務、華為也可參與 5G 標準制訂。

路透社報導,華為創辦人暨董事長任正非對內發出員工公開信,稱此時為「存亡關頭」,要員工進入「戰鬥模式」勵精圖治以度過危機。而公司也力圖簡化組織階層、裁撤冗員、提升第一線人員權限,以求強化應變能力。

在中國本地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支撐下,華為今年上半年營收仍然成長 23%。但任正非先先預估,美國抵制影響超乎預期,最嚴重情況下,未來兩年華為可能僅能勉強維持 2018 年千億美元營收水準。同時間,華為也投入晶片及鴻蒙作業系統的研發、尋找替代供應商,降低對美國的依賴。

來源:Techcrunch路透社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