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通過完整版「著作權指令」法條 引爆網路業與出版業角力大戰
歐洲議會議員以348票贊成對274票反對通過這部法令。著作權指令最後一版草案原本企圖移除引發最多爭議的條文—名為第13條或「上傳過濾器(upload filter)」-最終以5票驚險被保留下來。本指令將會交由歐盟各會員國在24個月期間內制定成各國國內法。
《著作權指令》制訂過程超過兩年,是科技龍頭公司、著作權所有人、數位權利倡議者遊說的角力戰場。
身為德國海盜黨、反對這項指令的歐洲議員Julia Reda表示,這是網際網路自由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但支持本法的歐盟委員會副總裁Andrus Ansip則稱之為歐洲的「一大進步」將有助於整合歐洲數位市場,同時保障網路世界的創作活力。
法令細節將需要各會員國自行決定,但本法可望對歐洲及其他區域的網路世界運作帶大重大影響。一如歐洲隱私法GDPR,歐洲的法律將會牽動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政策。
著作權指令倡議人士認為,本法可確保美國科技巨擘和歐洲內容創作者的平衡,賦予版權所有者決定他們的創作內容在網路平台上要如何散佈。但批評者以為本法太過模糊,欠缺周詳考慮,將限制網路上的內容分享、阻礙創新與扼止言論自由。
上傳過濾器
雖然一度受挫,但著作權指令最引人爭議的條款—第11條「連結稅」和第13條「上傳過濾器」-最後安然過關。
第11條允許內容出版者可以在Google News等平台引用新聞內容的一小段落時向他們收費。第13條(在新版草案中則改為第17條)則要求YouTube等網站有義務禁止使用者上傳版權內容。
批評者認為這二條立意良善的法令將引發新的問題。例如第13條可能讓網站使用「上傳過濾器」在所有用戶上傳內容到網站前先加以掃瞄,以便移除有版權的內容。批評者說,雖然法條內容並沒有明文要求這種過濾技術,但網站為免受罰就可能會加裝這種東西。
但第13條的支持者相信,說它會扼殺網路meme這種搞怪文化也太言過其實,而言法令仍然保障惡搞(kuso)內容的存在空間。但專家相信,任何過濾器都會出錯,效果往往也不佳。他們也相信正因過濾技術部署起來很花錢,而使本法弄巧成拙,反而進一步鞏固美國科技公司在網際網路的壟斷局面。
至於連結稅會有什麼影響也很難預估。這條法令主要對付的是Google搜尋(Google Search)、Google新聞,因為它們會引用新聞報導的某個段落。Google表示如果新聞媒體決定要收取授權費,那該公司將在搜尋結果中被迫顯示無圖無文字的新聞網站「截圖」,或是索性關掉Google News服務。
批評者指控Google根本是(如下圖顯示)以半殘的Google Search截圖來威脅新聞媒體界。但連結稅在德國及西班牙實施的結果證實並不成功。
倡議人士、著作權持有人高聲歡呼
著作權指令通過引起全歐洲譁然。過去幾個星期有數十萬人抗議,並有500多萬人連署要求拿掉第13條。上周包括Reddit、PornHub、Wikipedia等網站也加入抗議行列。
許多消費者擔心新法將嚴重限制未來的網路使用,其實擔憂者也包括不少企業人士。「任何讓歐盟境內使用者分享連結或內容的相關平台都將面臨極大不確定性,包括不得開發現有網路用戶想要的功能,以及必須導入昂貴卻不精準的自動化過濾技術。」GitHub法律及政策副總裁Tal Niv透過聲明指出。
Google表示,本指令將「導致法律的不確性,傷害歐洲的創意及數位經濟。」Google還說歐盟會員國制訂的法條甚為關鍵。「實際條文影響重大,本公司期待與立法單位、出版商、創作者及版權持有人共同合作。」
雖然反對聲浪很大,但來自音樂、出版及電影界的產業組織則高聲慶賀法令的通過。「這是對內容盜竊者的成功反擊。各大小出版商及其他創作人士現在都擁有權利,對其內容的商業化再利用的行為設定規則和條件,以滿足公平及合宜原則。」歐洲雜誌媒體協會主席Xavier Bouckaert發聲明指出。
著作權法專家表示,雖然各界正反意見已經吵得不可開交,但真正的考驗還沒開始。Harbottle & Lewis法律事務所科技與媒體法律專家Raffaella De Santis說,「立法的結果並不受數位服務業者,更不受歐洲選民的歡迎。下一步重點將是未來兩年內這部指令會怎麼在各會員國內落實。」
Source: the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