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創新整合劉鏡清:工業 4.0 將把全世界轉變成一個生態系
(本文為 2018 網路資訊「無邊界網路安全研討會」新竹場之會後報導)
「智慧製造不等於工業 4.0,充其量只是其中一部份。」資誠創新整合董事長暨合夥人劉鏡清直指今日常有的誤解,認為兩者是劃上等號的關係,但其實只是其子集合。資誠創新整合在台灣有 2,800 多人,其中與資安工作相關的即有 100 多人。
過去台灣製造轉向大陸,而今因應中美關係必須轉往東南亞,許多事務與細節得重新再來過、重新再教導一遍,相當累,但又不得不為,原因在於是這次的貿易戰是外加稅。即便如此台灣製造的轉向也遭遇其他難題,例如開放引進外勞也找不到人來,製造品質低落、製造效率低等等,劉鏡清描述:「柬埔寨約是目前中國大陸的 80% 生產效率,若為少量多樣化生產,則退至 60% 效率。」也因此許多製造業期望透過工業 4.0 去減少人對效率、品質的影響。

德國總理梅克爾提出的工業 4.0 旨在把所有的高科技運用於製造業,然製造業並不是只有工廠,還有營運管理,營運管理同樣需要引入新科技。工業 4.0 除了達到提升營收、降低成本的目標外,更重要的是實現內部垂直價值鏈的整合,從研發、採購、生產、運送等全部用系統串起來。實現內部垂直整合後才能進一步推動企業間的整合。
這樣的整合趨勢對台灣電子業而言很早即發生,而今傳統製造業也即將開始,例如寶成工業已開始導入 ERP,包含工具機都開始數位化,以便因應更彈性的製造,此已是全球風潮。
雖為全球化風潮,但各國區在施行仍有所差異。劉鏡清分享其觀察,美國偏重業務面的整合,德國與日本則是以效率為主,對製造成本的重視度也不同。嚴格而論工業 4.0 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地的一個手段,所以執行工業 4.0 須先釐清目的,否則會有困難。
一旦確定要執行工業 4.0 則有六個步驟,第一是研發改革,第二是供應商改變,第三是製造改變,第四為組織改變,第五是業務,第六則是工業互聯網。
而工業 4.0 也是個進行式,目前有許多企業均已著手投入,對此資誠創新整合將其分成四個階段,第一為初學者,第二為追隨者,第三為創新者,最後則為數位冠軍。更嚴謹明確的用詞分別為數位初入門者、垂直整合操盤手、水平縱橫高手、數位贏家。
四個階段也必須顧及七個領域的發展,包含數位化營運模式及客戶管道;產品與服務銷售的數位化;垂直水平價值鏈的數位化與整合;數據及分析為核心功能;敏捷的電腦資訊建置;遵守規則、安全、法令與稅賦;以及組織、員工、與數位文化。
企業在經過工業 4.0 的洗煉後,最終整個世界會串聯整合成一個生態系統,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資訊安全至關重要,而這也呼應到今天的活動主題,唯有落實資訊安全防護新的美好未來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