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e Storage 攜手 AWS 推出 3 款新品整合混合雲儲存資料服務

企業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勢必要面對混合雲資訊架構的部署,而資料儲存的麻煩也隨之而來。為此,Pure Storage今天提出了適用於AWS的解決方案。

向來專精設計 Flash Array 儲存設備的 Pure Storage,為了因應客戶在數位轉型的過程必須面臨企業資料在雲端與地端相互轉移的挑戰,在歷經長時間的調校之後,推出名為「Pure Storage Cloud Data Services(CDS)」的雲端原生資料服務,將 Pure Storage 的儲存管理軟體功能包成一項服務部署在 AWS 的 S3 儲存上,與資料中心的 Pure Storage Flash Blade 可無痕連接,並透過單一的 Pure 1 管理介面進行管理。

Pure Storage 台灣技術總監何與暉表示,CDS 整合了雲端儲存整合環境,提供一套通用的資料服務來涵蓋企業內和雲端環境,提供一致的儲存功能、應用程式開發介面(API)以及穩定性,讓應用程式只需開發一次就能在任何環境執行。

Pure Storage 台灣技術總監何與暉

「過去企業應用程式與資料儲存必須位在同一個地方,如果要將應用移到雲端上,經常就得重寫應用以連接不同的儲存環境,」何與暉說明道:「但是透過 Pure Storage CDS,能夠在 AWS S3 上面建立一個和地端相同的儲存環境,因此企業可以很快速的將應用系統在地端與雲端之間相互遷移。」

Pure Storage Cloud Data Services 包括了 3 項主要功能:

  1. Cloud Block Store for AWS-在 AWS 雲端內原生執行的企業級應用專屬區塊儲存。Cloud Block Store 是專為讓營運關鍵應用程式能在雲端順暢執行而設計,提供了可移轉特性,為全球網路規模(Web scale)應用程式帶來新的儲存服務。
  2. CloudSnap for AWS-雲端式資料保護,直接內建在 Pure FlashArray 當中。CloudSnap 可讓 FlashArray 快照輕鬆傳送至 AWS S3 儲存環境,進而在雲端內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資料保護,以及從企業內或雲端內復原的彈性。
  3. StorReduce-雲端原生重複資料刪減技術,專為提供快速、簡易、符合成本效益的雲端備份至 AWS S3 儲存,搭配企業內快閃儲存來提供快速復原。

何與暉表示,Pure Storage 自 2 年前推出 Flash Blade 產品後,許多客戶竟然拿 Flash Blade 來執行備份與還原的工作。「因為這些客戶需要經常執行復原資料的工作,但傳統的備份/復原方案,往往復原時間是備份時間的好幾倍,導致可用性超低。」

所以 Pure Storage 現在提出來的備份觀念,不再是 Disk to Disk to Tape,而是 Flash to Flash to Cloud,將資料從主要的 Flash 陣列備份到另一個儲存成本較低的 Flash 儲存設備上,並透過剛併購的 StorReduce 產品,將備份資料先進行重複資料刪除 (Data De-dup),可節省備份資料的儲存空間,然後再透過新發表的 CloudSnap 功能,將備份快照檔案放到雲端上的物件儲存空間。

「CloudSnap 所建立的快照檔案,具備可攜性,企業客戶可以將 CloudSnap 的快照檔案傳送到其他地方,還原到不同的儲存實體上,」何與暉解釋道:「甚至在緊急情況時,來不及還原資料,可以直接到 AWS 上購買 Cloud Block Store,然後直接掛上 (mount) CloudSnap 的快照檔案,讓前端應用恢復運作。」

另外,何與暉也強調,StorReduce 是一套針對物件儲存所設計的資料減量軟體,非常適合正在使用 AWS S3 的客戶,但並不適用於檔案儲存格式的架構。

在問到是否會推出 Azure 版本時,何與暉表示,之所以先推出 AWS 版本,有兩個原因,一是 Pure Storage 將 Cloud Block Storage 搬上 S3,投入許多時間與人力去調校效能,確保其效能達到可用的程度;同樣的,若要搬上 Azure,也必須針對 Azure 的儲存平台進行效能調校。二是 AWS 目前的市佔率仍然最高,因此 Pure Storage 在調查客戶的使用情況後,選擇先推出 AWS 版本,但預計也將會推出支援 Azure 與 GCP(Google Cloud Platform) 的版本。

目前 Cloud Block Store 與 StorReduce 正在進行限定公測 (limited public beta),想參加的客戶需事先登記。CBS 的正式上市日期預計在 2019 年中,StorReduce 則是預計在 2019 年上半推出。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