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微軟宣布成立全球第 10 座新創加速器 座落林口新創園協助新創團隊根留台灣
微軟目前全球擁有 10 家新創加速器,包括班加羅爾、北京、上海、柏林、倫敦、巴黎、西雅圖、雪梨與特拉維夫,台灣微軟新創加速器將是第 10 家。「目前我們正準備和經濟部簽約,預計將可進駐位於林口的「Startup Terrace 林口新創園」,微軟新創加速器技術中心專家技術部總經理胡德民表示,創新加速器和大家熟知的育成中心或孵化器並不相同。「創新加速器的目的,是要幫助已具雛形的新創團隊能夠加速公司發展,因此我們並不投資資金,也不佔股份,而是與育成中心合作,提供微軟創新加速器的全球資源,協助台灣創新團隊能夠找到生存模式與營運基礎。」

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表示,2018 年有三大策略,分別為 AI 研發中心、物聯網創新中心與今天發表的新創加速器。AI 研發中心將人工智慧大腦搬到台灣,而新創加速器則是針對技術與商業模式,為新創團隊提供諮詢,「大部分的新創團隊,屬於技術長創業,」孫基康表示:「通常都是有了一些特別的技術,就開始創業之路。然而,經營公司並不簡單,包括市場、營運、行銷、定價等關鍵,都是新創團隊的挑戰。期望台灣微軟新創加速器能夠把國際間最好的資源帶到台灣來,協助新創團隊進軍國際舞台。」
微軟新創加速器本次進駐台北,期盼透過提供諮詢服務、專業培訓、概念驗證環境等資源,從人才、創意、技術、營運、市場這五大創業階段來幫助台灣人才立足台灣、角逐國際商機。而微軟新創加速器第一波也將與資策會合作,共同推動新一代的微軟資料科學學位認證,同時與國立政治大學的金融科技國際產學聯盟 Fintech GLORLA 密切合作,由 GLORLA 為微軟新創加速器旗下團隊提供商業、法務諮詢服務,也可協助製作「監理沙盒模擬器」。微軟新創加速器也是「政大創新園區」之共創加速器,協助政大輔導的新創團隊進軍國際市場。
同時,擔任新創導師的有政大副校長王儷玲、政大金融科技國際產學聯盟執行長劉先覺與聯絡中心副執行長王世芳、光禾感知執行長王友光;而全家便利商店資訊本部本部長簡為國與凌華科技董事長劉鈞則應邀擔任商業模式導師。
胡德民表示,今天開始招募新創團隊,預計先看 10 家團隊,每家團隊的想法可能各自不同,有些希望能夠往國際發展,有些則希望能夠在台灣找到生存模式與營運基礎,「簡單來說,微軟新創加速器想要尋找的團隊,是希望自己的新創事業能夠更加精進的團隊。」
微軟在台北設立新創加速器之後,台灣的新創團隊不必然要前進北京或上海的加速器,而是能夠根據新創團隊營運需求,選擇可能更適合的台灣新創加速器,進一步根留台灣,胡德民表示:「每個地區的加速器有著不同的特性,例如北京或上海的加速器,可能較為關注獨角獸型的新創團隊,而台北新創加速器可能會看到由製造業轉型衍生的新創團隊,這是由各地區市場特性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