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報導] 打造企業級資料中心 SDN 重新定義網路趨勢

企業建立資料中心目的在於儲存企業重要的營運資料,透過IT基礎建設,協助業務進行創新獲利、節省營運成本。「精簡IT基礎網路架構」已成為多數CIO的首要發展方向,推動雲端部署與行動化管理,成為企業兩大IT策略計畫。

企業建立資料中心目的在於儲存企業重要的營運資料,透過 IT 基礎建設,協助業務進行創新獲利、節省營運成本。「精簡 IT 基礎網路架構」已成為多數 CIO 的首要發展方向,推動雲端部署與行動化管理,成為企業兩大 IT 策略計畫。

HPE(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惠普企業)與 VMware 共同於 2016 年 4 月 22 日,假寒舍艾美酒店 3F 翡翠廳舉辦「SDN 重新定義企業資料中心網路趨勢研討會」,邀請到 HPE 與 VMware 的專家,來介紹如何部署具備靈活性、安全性、虛擬化之全方位資料中心,以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新理念經濟時代之下,必備之企業 IT 基礎架構

論壇一開始,由 HPE 亞太區產品規劃總經理 Amol Mitra 簡介「新理念新經濟-以基礎架構雲服務 (IaaS) 加速企業發展」。他表示,在「新理念經濟」的時代下,當今的 IT 產業與架構皆以「Anything as a Service」為中心,其實是被資料、計畫所驅動而不斷改進,包括全新的商業模式、透過新的科技提升營運效率、全新消費模式及客戶體驗的提升。IT 已象徵一種能為企業帶來營收的財富,為促成企業突破性的成長,提升 IT 基礎建設成為了必要的一環。為因應當今這個新經濟時代的來臨,HPE 與 VMware 共同打造出全新 IT 基礎架構與服務,以幫助客戶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由於理念經濟的蓬勃發展,意味著企業必須因應市場上的各種改變。包括從 Apps(行動應用程式)、資料與體驗來創造新的收入;積極主動地做各種型式的風險管理;情境感知與預測;超連接的工作場所和生態系統等等。IT 已不僅是企業內的一個單位,而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商業夥伴。因此,當今 IT 必須能支援兩種營運環境:傳統生意型態下的傳統應用(由營運需求所驅動、重視成本),以及新理念經濟下的雲端運用(以各式應用需求所驅動、重視靈活度)。

為了讓 IT 能夠支援與應付這樣的需求,新 IaaS 基礎架構的趨勢,必須具備軟硬體架構視為一體、可靈活的、以軟體定義一切為主、無限制的規模擴充、實體/虛擬與容器化工作負載等特色。以營運最佳化來說,就是將傳統以月為單位的建構速度,透過聚合式 IT(以日為單位)、超聚合 IT(以分為單位),進化到「可組合式 IT」(以秒為單位),達到應用最佳化的境界。

Amol 說明這個「可組合式 IT」,代表你可將公司的 IT 基礎建設視為一種企業資源,將各種伺服器、電腦、儲存池、網路頻寬所組成「IT 資源池」,在任意時間來做各種分配與應用,而且不只是拿來使用,還可以重複使用。「可組合式 IT」,能夠賦予企業更靈活且快速地去使用 IT 資源,達到「秒殺」級的部署與應用。

可組合式基礎架構能做到降低過量的資源部署並降低資本支出、像雲端般的部署速度、開發應用程式更多更快、無縫式地更新韌體。可組合式 IaaS,包含靈活應用的資源池、軟體定義智慧與共通的 API 等 3 種主要元素,能提供以範本導向的架構,加速各式應用的資源部署,同時提供策略導向自動化,能根據應用與計算資源的改變而跟著變化。這樣一來,IT 資源就能快速部署兼具彈性,就不會有網路停機、服務中斷的機會。

至於如何將既有的 IT 架構轉換成 IaaS,從原本專案設計、專屬硬體、手動建置、冗長交期、未使用時也計費、各資料中心成為孤島的狀態,轉換成標準化的可重複使用範本、依需求共享、自動化建置、快速部署、需要時才計費、多網站靈活性,HPE 推出了 Comware(FlexFabric),採用開放標準、開放 API。再搭配 HPE NOS(Altoline) 網路作業系統的開放生態圈、完全開放原始碼的網路平台,具備開放、安全、快速的網路建置特色,以符合當今求新求快的網路新世代需求。

為達到可組合式網路基礎架構,透過 VMware NSX、Helion OpenStack 等 Hypervisor,搭配 HPE Synergy + HPE NOS,即可將孤島式的網路,變成共享式網路,進化成簡化式網路,以便最終達到彈性化網路,以便可以達到任何應用、任何雲端都能共享 IaaS 資源。

HPE 的全新開放原始碼架構,包括實體硬體交換器 (HPE Altoline 6920/6940、Roadmap 6960) 採用由 Facebook 主導的「Open Compute Project」(OCP) 開放硬體架構,實體交換作業系統採用由開放原始碼社群所主導的「OpenSwitch」,虛擬切換器則採用 Open vSwitch(OvS) 架構,為 OpenStack 與 OpenSwitch 的基礎,在控制端則採用 OpenDaylight 平台,至於 IaaS 平台則採用 OpenStack,提供完整開放的全新架構。

VMware NSX 與 HPE 的硬體也能做最佳化搭配。而 HPE 更與 VMware 合作,推出 NSX OEM 方案,是業界第一個網路虛擬化解決方案,提供更簡化的客戶體驗。而在網路認證方面,HPE FlexFabric OVSDB(開放虛擬交換器資料庫)通過 VMware NSX 的認證,而透過 HPE 品牌服務,提供全球化點對點的 SDDC(軟體定義資料中心)與虛擬化產品週期服務,以及超過 10 年的與 VMware 合作經驗,提供業界最完整的產品組合,將為企業帶來全新 IaaS 基礎建構,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網路虛擬化架構,提升企業網路應用彈性

VMware 大中華區 NSX 產品技術總監葉逾健的演講主題為「企業營運模式展望-談資料中心網路架構與網路虛擬化最新發展對企業營運之衝擊」。因網路產業正在改變,傳統資料中心將不敷當今求新求快的網路世代的需求。因受限於眾多硬體架構,使得在開發新應用時,浮現出像是資源受限、安全性、反應速度太慢、服務中斷、整合問題、資料中心分裂化、裝置增加、雲端應用孤島、個資問題、缺乏導入對的技術等。這些都會是新網路應用導入時的障礙。

為迎接軟體定義資料中心 (SDDC) 時代的到來,以快速開發與部署任何企業應用,並提供最安全的防護,現在已是將整個資料中心都進行虛擬化的最佳時機。其中網路虛擬化就是關鍵,能提供靈活、效率、安全的特色。

葉逾健進一步解釋為何網路要虛擬化。網路基礎的功能就是串連各伺服器,並讓各種應用與應用之間能夠通訊。隨著應用的需求,網路增加了許多例如防火牆、負載均衡、VPN 等各式「應用服務」的功能,這樣各個應用就不需要個別去寫防火牆、負載均衡的程式,達到精簡而整體管理的目的。

IT 自動化進行的實際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就是網路。因為傳統的網路架構的功能都是在設計在硬體裡,要將這些功能從硬體中抽取出來,以符合每個應用的需求,其中又以網路部署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於是軟體定義網路 (SDN) 就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將這些網路功能做在 SDN 控制器上,解決各種網路的需求,但 SDN 沒考慮到如何讓網路功能更貼近應用程式。

 

過去,伺服器虛擬化 (Server Virtualization) 的作法,就是將所有實體硬體資源(CPU、記憶體、硬碟)交由 Hypervisor 來管理與分配,讓其虛擬機上的應用程式能夠偵測並使用到這些 CPU、記憶體等資源,以進行各種服務應用;當多台虛擬機使用時,就能妥適與靈活地分配硬體資源,來達到服務最佳化目的。

如今,網路虛擬化 (Network Virtualization) 也是類似的作法,藉由 VMware 虛擬層將虛擬儲存與 NSX 交由 Hypervisor 來管理,將整個實體網路資源池(運算、儲存、網路),變成虛擬的資源池,便能達到有效率的資源利用、基於軟體定義應用、彈性進行資源擴充、提供應用服務(包含快速的業務連結、多租戶支援、安全以及應用負載平衡)、簡易的管理與維運等效益。

由於雲的應用就是靈活多變,以虛擬化平台打造雲資料中心,就能快速將網路服務提供給需求的業務與租戶,提供高安全(微切分技術打造安全平台)、高保障(達成業務持續維運)、高效率(自動化維運平台)。因此 VMware 與 HPE 合作,在其 SDN 基礎上面加入了一個虛擬化層,其包括了伺服器、網路、儲存等虛擬化,讓自動化管理軟體在使用這些資源時,能夠更靈活地去運用。尤其是當網路抽象至虛擬化後,就會讓整個應用服務環境更加安全。

不過,並非所有的應用都能綁在虛擬化環境,因此未來的雲資料平台架構上,就會有虛擬加實體同時運行,對現有的組織、流程、工具也會有所衝擊。要達成雲資料中心,不僅是新技術的採用,同時也必須搭配組織與維運機制,因此未來演變,將是組織功能從獨立變成混合的,員工從專業的變成多技能的,流程從手動變自動的,工具從傳統演變成現代化的,架構也從三層式變扁平式,架構上則是從實體走向虛擬化,這樣才能將極小化的資源,達到最佳化運用。

 

在企業準備擁抱 SDN、網路虛擬化所帶來的全新 IT 架構之時,除了架構之外,也必須考慮「組織」與「流程」上的變動,例如原本只管理運算或儲存或網路的專職員工,在導入上述的全新架構後,就要變成具備混合式多技能員工,以負責整體企業內部的維運、整體架構的訓練。

因此,對應雲環境的「組織異動」,最佳實務建議就是團隊的重組、明確的團隊目標與知識的分享;對現有組織的衝擊,就是從獨立變成混合、從專職變成多技能;建立一個整合、無隔閡的團隊,達成企業所需的速度與彈性之要求。團隊人員學習到除本身專業外不同領域的技能與經驗,提供企業更大價值與運用彈性,過程當中培養企業內部團隊人員對整體架構的瞭解與領導能力。

對應「流程變更」的最佳實務建議,就是「解構實體與邏輯管理」、「朝向自動化」、「建立運算、儲存與網路的整合管理視角」。因此,對傳統流程的變更與衝擊,就是手動變自動化、傳統變現代化;以自動化政策建立網路與應用服務、達成彈性並減少組態錯誤;將瑣碎的人為操作自動化。以單一監控介面提供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內,虛擬與實體設備的整體可視度。

VMware 的 NSX 開發願景,就是要讓 NSX 遍及網路的整個架構上。目前 NSX 是與 Hypervisor 做整合,2017 年將與 Container(容器)做整合,在應用虛擬化將會有 Hypervisor 與 Container 同時存在的場景,未來也將延伸到行動裝置。讓虛擬應用無限延伸。

靈活部署資料中心,促成企業服務應用最大化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台灣區網路資深技術經理陳清淵以「基礎架構-企業靈活佈署與行動管理概念分享」,說明當今網路中心的架構所面臨的各項挑戰。他先介紹傳統 3-Tier 的網路中心架構所面臨到的挑戰,當前整體網路流量都是以東西向為主,如何以南北向的網路架構來平衡東西向,就必須改變現有的網路架構;現有挑戰包括擴展能力、效能、頻寬、流量平衡等,當企業投資更多錢來改善問題,最後仍發現這樣的資料中心是靜態、非以動態的方式運作,也就是還沒達到雲端化架構,是無法給消費者使用的。

陳清淵表示,當今雲端資料中心都正面臨市場的急遽成長而有擴充上的壓力。現在企業編了預算購買 40GbE 的主流網路產品,但 40G 在未來 5 年內一定不夠用,就像幾年前才推出的 16G 隨身碟,現在容量也不太夠用。同樣的現有企業網路頻寬,在未來物聯網起來之後,網路流量將以非常快的速度爆增,勢必將面臨到各種需求的問題,像是擴充能力受限,無法敏捷的調配,以承受網路成長等;跨供應商之間的各種獨立網路組態,修改與管理相當累人,且成本支出非常可觀。

因此,新的 Spine/Leaf(主幹枝葉式)的 2-Tier 式架構,將有助於網路扁平化設計,提供橫向擴充的能力,將負載平衡化,增加彈性,同時提供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像是原機具備升級的功能,以提升網路頻寬,以因應市場的需求。

以網路架構來看,由於有 80% 的網路流量都是在橫向部份,而傳統以網路為中心的三層式架構,其架構不僅複雜、延遲時間高、成本也高,且無法承載東西向的流量。若改用 HP FlexFabric 的兩層式架構,可簡化硬體部署,減少了網路整體複雜度達 75%,提升效率,並協助企業創新。

以 Clos 網路架構為例,在雙骨幹、3~4 交換器的架構中,只要 1 條線連上去就好,當頻寬不足時也只要多 1~2 條連上去就能解決,即使日後擴充到四骨幹,只要增加到 4 條連上去即可擴充。而 HPE 的 IRF(智慧彈性架構)強化後,Clos Fabric 架構可提供更多埠的使用密度,與中心化的控制管理,使用單一架構檔即可,且在未來擴充時不影響到網路流量。此外,若當 FCoE/FC 有需要時,亦可連接 SAN 的網路。

HPE 針對 Spine/Leaf 資料中心的 FlexFabric 架構,包含了 TOR(Leaf 端交換器),提供 1/10/40GbE L2/L3 與聚合式交換器,未來也將提供 25/100GbE 的規格。搭配 HP Comware Network OS(支援 L2/L3 IPv4/v6 MPLS/VLPS VXLAN),能提供 IRF 的模組化網路作業系統,且 Spine 的核心部份,提供了高密度的 10/40/100GbE 交換器,能為企業量身打造出更具彈性的資料中心。

陳清淵接著介紹 HPE 在中型與大型企業中可使用到的 Leaf 和 Spine 交換器,前者可組合出高達 1100 至 4500 個埠,而後者更可達到 5700 至 22800 個埠。在 HPE 各式 FlexFabric 交換器產品中,有包含高效能、小體積的 79xx 系列,提供高達 9.6Tbps 頻寬交換量、高達 120 組 40GbE 埠、高達 240 組 10GbE 埠。而 HPE FlexFabric 12900 則主打高密度的 100GbE 埠,能提供 120Tbps 頻寬交換量、高達 2048 組 25GbE 埠、高達 512 組 100GbE 埠。

由於 2016 年底,56% 的企業應用工作負載量將部署在雲端上,為滿足傳統與雲端資料中心的需求,HPE 的 FlexFabric 產品可滿足傳統資料中心的橫向擴展需求,而 HPE Altoline 則可提供新式開放網路資料中心的各式需求。由於今天的整合式封閉網路,將走向未來分散式開放網路,HPE Altoline 6900/6920/6940/6960 等交換器平台,提供開放式資料中心在 Spine/Leaf 網路架構上的各式頻寬需求,提供高度擴展性與總體投資成本。

除了實體產品之外,HPE 在網路虛擬化解決方案方面有 HPE Helion,提供 VCN(虛擬雲端網路)服務,提供小/中/大型企業在私有雲/混合雲、全開放原始碼、多 Hypervisor 等需求。而 HP-VMware NSX 則提供大型至全球化企業在私有雲與混合雲的虛擬化資料中心。至於 HPE DCN(分散式雲端網路)服務,則賦予服務供應商/雲供應商/電信商/超大型企業/全球化企業,建置出能夠多站互連的超大型資料中心環境。

接著陳清淵介紹其 VCN(Neutron) 架構與好處,以及 DVR(分散式虛擬路由器)架構。並說明 VMware NSX 與 HPE 硬體產品 (Direct OVSDB) 的架構、HPE-VMware 的共同解決方案,以及兩者的效益比較。最後他總結,當今資料中心的挑戰,在於伺服器虛擬化,讓各式應用、各種雲端資源,能夠在任何時間做彈性化的部署,HPE 提供完整的資料中心建構方案,賦予企業絕佳的延展性,以及未來的可移轉性,不僅能夠降低總體投資成本,亦能提升企業資料中心的整體營運效率。

建構軟體定義資料中心,開創現代化商業模式新契機

研討會最後一場由 VMware 大中華區 NSX 產品資深技術顧問 Eric Ng 談論「打造企業虛擬資料中心實例分享-如何以軟體定義網路 (SDN) 建構更快回應業務需求的資料中心」。當今世界每個人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而應用程式處理與傳送的資料量,每天也以爆發性的成長速度,來加速淹沒資料中心的負載能力。

目前一般企業的資料中心大多還是以 HDDC(硬體定義資料中心)為架構,採用獨斷的網路、獨斷的儲存裝置,以及 x86 機器,搭配各種運算虛擬化軟體,來提供任何應用程式的需求。傳統的 HDDC 是以硬體提供的功能所組成,受到硬體的限制,且必須迎合廠商為主的網路架構來建構,較無彈性且發展受限。但是像 Google / Facebook / Amazon 已進化到 SDDC(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的等級,其主要精神就是 Hardware Independent(與硬體無關),該架構是可使用任何 IP 網路、任何儲存裝置、任何 x86 機器,搭配客製化的平台,以成就各種可客製化的應用需求,透過開放式的架構,能提供更彈性的擴充與使用效益。

Eric 舉例當今以執行各式商用軟體(如 Oracle、SAP、SQL 等)、以企業商務軟體為主的 HDDC,當要開發新的應用時,就得考慮到防火牆、L4/L7 負載平衡器、網路串接等議題,在規劃過程中,就面臨到部署應用時的複雜性與所需時間的疑難雜症。若將步驟細分之後,就是要動到 ToR 網管、虛擬架構網管、運算網管、儲存網管、安全性與 L4/L7 網管、Core/Spine 網管,來為該 App 做妥善設置與解決疑難雜症。

而 NSX 的價值在於將網路虛擬化成為 SDDC 的核心,提供虛擬網路、網路 Hypervisor、虛擬化層、以整合網路/儲存/運算等資源。VMware NSX 的網路虛擬化與安全服務,讓每個 VM 都擁有自己的防火牆、讓安全性細分到每個工作負載,賦予絕佳的安全環境。VMware 讓你的應用從實體到虛擬,能與硬體脫鉤(不受硬體限制)、可重新產製虛擬網卡(從主系統來看並沒有任何改變網路設定)、自動化營運(虛擬化營運的好處)。

當 NSX-V 導入之後,改用能支援 NSX 的 HPE 的交換器之後,其提供的 NSX API 能賦予第三方軟體廠商提供各式服務,此時 NSX Manager 可提供單一設定檔給 vCenter web Client 來使用;而在 Hypervisor 虛擬網路部份,則提供邏輯化的交換器、路由器、防火牆、負載平衡器等功能;NSX 控制器則可管理系統控制虛擬網路的傳輸通道;而端點閘道器則將虛擬網路連接至實體網路(包括儲存陣列、實體設備、WAN 路由器)。透過這樣的架構虛擬化,就可以降低整體的複雜性。

以安全性來說,使用既有未受保護的虛擬化網路環境,會面臨到被駭客分別攻擊的機會;當導入 NSX-V 之後,在 VM/VNIC 的分散式防火牆就能優先擋下這樣的攻擊,讓後面的應用與服務能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提供更具保障的資料處理能力。

Eric 分享某客戶導入 NSX 的成功案例。原先該客戶有兩個資料中心,要串連在一起的時候,面臨了不少挑戰,包含需要提供更精細分割,讓導入新應用能共享現有服務、具安全的自動化應用程式部署等;在導入 NSX 之後,搭配 VMware 的整合與 vRealize Automation Suite 自動化工具,簡化各種網路資源的配置,同時支援第三方軟體服務的支援,讓其應用程式可以從原先導入需要以周為單位的時間,降低到只要幾分鐘就能搞定。

簡言之,NSX 提供微切分技術(只要 1/3 的成本即可建構更安全的基礎架構)、IT 自動化(減少基礎設施配置時間,從原本幾周降低到只要幾分鐘)、災害復原(降低 80% 的災害復原時間目標),提供實際可行的路,驅動企業的業績成長。

結論

總結本次研討會,主軸在於企業因應行動化與雲端化的業務需求,在建置資料中心的過程中,會因為市場的爆發性成長需求,而需要有更安全、更快速、更具彈性的擴展能力,然而當今以硬體為主的資料中心 (HDDC) 所面臨的挑戰,將無法面臨未來業務的需求,因此導入軟體為主的資料中心 (SDDC),以及虛擬化網路架構 (Network Virtualization),將能為企業資料中心帶來更快速、更安全、更彈性化的應用部署需求,同時又能降低整體投資成本,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優勢。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

探索更多來自 網路資訊雜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