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不是口號

很多公司都在談綠色環保,在永續經營計畫中洋洋灑灑列出所謂節能減碳成效。但令人疑惑的是,那些數據是推算出來的?還是實際量測結果?
HP 惠普科技資訊委外服務部副總經理 王一方

很多公司都在談綠色環保,在永續經營計畫中洋洋灑灑列出所謂節能減碳成效。但令人疑惑的是,那些數據是推算出來的?還是實際量測結果?我們如何更精確掌握 IT 能源消耗數據,進而改善消耗狀況,或更進一步運用這些數據積極地提高資源運用效率?說得明白一點,節能減碳,要如何更科學、更有效地管理?

深入思考後,企業經理人將會發現上述問題隱含非常複雜的管理技術,碳排放管理不只是消極的符合法規,更能實質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營運競爭力。且讓我們抽絲剝繭,一步步來分析這問題。

做任何分析或決策前,掌握精確數據是重要基礎。從前在討論 IT 省碳成效時,多半隻將重點放在資料中心上,然而,企業 IT 運作中最難掌控的耗能來源,其實包含龐大桌面端應用,而且我們更常忽略掉不同 IT 應用所造成的關聯性耗能活動,使節能減碳措施鮮少對症下藥。這些分析,都可以透過整合即時測量、監控、碳使用數據蒐集,和精密合理的評估流程服務來完成。

資訊蒐集需要時間,評估期間當然也不能影響日常營運效率。因此,碳排放評估流程,必須透過謹慎設計的關鍵問題和數據蒐集方法,例如 IT 基礎建設能力率和利用率狀況、運作內容、使用的業務項目等,持續一定期間來完成。在資訊蒐集工作後,將能分析出各業務部門、應用類別,以及哪些基礎設備的碳消耗狀況。這就是科學化碳排放管理的第一階段工作。

接下來,企業就能依據前階段資訊,展開一系列積極管理措施。這當中將廣泛使用各項 IT 分析技術。例如,我們掌握了 A 部門的資訊運用耗能特別高,就應該仔細分析現有應用系統和作業流程可如何改善、IT 設備應如何調整。結合企業營運特性和規劃願景,還可以推算出 IT 系統是否能滿足未來需求,各系統間能否加以整合、或導入虛擬化技術,以提升效能減少耗能。經過通盤分析,企業可以再針對整體營運策略考量,規劃有效降低總體擁有成本的建置和調整方案。

在評估過程中,企業不僅將獲得「如何精減」的結論,同時更能瞭解如何「有效擴充」。以機房運用為例,通常造成運算容量限制的原因,是供電系統不足;企業必須另闢新的機房以容納更多設備。經過精密耗能分析後,常可發現電力浪費的關鍵,經過軟硬體適當調整,再提升的空間將節省大筆機房搬遷或增建成本。

科學化的碳排放管理是企業提升並優化競爭力重要關鍵,更是具備多種延伸優勢的積極策略;它不僅帶來能源成本降低、碳排放量降低、資訊系統和資源利用率提升等效益,經過營運基礎條件的效率改善,也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