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leen Shen2010-05-051min0

[封面故事] 誰能搶占臺灣4G市場第一位?

隨著各家WiMAX電信業者陸續開臺商轉,WiMAX市場可望在今年逐漸成形。然而,開臺商轉就大功告成了嗎?這當然只是第一步,該怎麼擬訂出完整的商業模式、如何提高使用者接受度與滿意度、與其他電信業者彼此之間的競合…種種議題,在在挑戰WiMAX電信業者在市場上競逐的經營策略與方針。

隨著各家WiMAX電信業者陸續開臺商轉,WiMAX市場可望在今年逐漸成形。然而,開臺商轉就大功告成了嗎?這當然只是第一步,該怎麼擬訂出完整的商業模式、如何提高使用者接受度與滿意度、與其他電信業者彼此之間的競合…種種議題,在在挑戰WiMAX電信業者在市場上競逐的經營策略與方針。

國內6家取得WiMAX執照的電信業者從去年開始到今年陸續在全臺各地開臺商轉,今年可望所有業者至少都已在1個(含以上)負責區域開臺營運,但隨著各家對於市場發展觀察角度與電信業者既有背景的差異,使得各有其不同的市場切入點與經營策略,這當中還包括投入建置成本與營利回收方式、資源分配問題以及對於WiMAX服務定位等面向需要釐清,畢竟,WiMAX市場要成形,至少需要具備幾項條件:包括訊號覆蓋率、頻寬品質、商業營運模式、以及強化使用者接受度的殺手級應用。

此次市場專題除了大同電信無法配合受訪之外,其他5家電信業者皆闡述了自己對於WiMAX目前的市場發展見解,以及接下來的佈局方針。而WiMAX挾帶著眾所期待的無線應用與高速頻寬特性,要討論市場發展方向之前,必須先確立它到底是要以其高速頻寬來取代既有網路、或者僅是提供戶外行動應用。如果它只是用來作為戶外行動使用的無線網路,就必須考慮到使用者是否願意接受一到室內就得改換其他網路的使用經驗,以及行動用網路是否有高速頻寬的需求。而WiMAX服務的定位問題又延伸到其是否僅只提供資料傳輸使用,或者是搶佔語音服務市場,這當中的商機與瓶頸又各自在哪?讓我們先從各家廠商的立場與背景所帶出的優劣勢看起。

既有的電信通路體系和語音服務
先從傳統電信服務供應商的角度來看。遠傳電信與大眾電信分別都在投入WiMAX市場之前已有自己的語音服務,遠傳電信更是早已積極在經營同為無線網路的3.5G體系。於是,這兩家電信業者認為,從WiMAX進入電信產業的廠商,將可能面臨投入大量建置成本卻因為市場尚未成長而導致成本回收不易的狀況,而且如果為了要想擴大市場面而跨足經營語音服務,也可能因為語音與資料傳輸網路互搶資源頻寬而造成服務品質下降的問題,此外,還有最根本的對市場熟悉度不足的弱勢要克服。

遠傳電信寬頻產品行銷處協理朱曉幸即表示,非傳統電信產業出身的新進電信廠商,不但要花費龐大成本建置WiMAX基地臺來強化覆蓋率與訊號,對於電信市場的通路結構、營運模式以及資源分配都不熟悉,「而這些都是我們傳統電信業者的強項。」使用者採用WiMAX會有所期待,無論是速度頻寬或者是訊號覆蓋率問題,要想佈得廣,就得花更多投資成本建置基地臺;要想佈得深,就需要能夠克服僅限於戶外使用的技術瓶頸,「但傳統電信業者的立場,可將WiMAX視為與既有電信服務互補搭配的解決方案,語音服務不需仰賴WiMAX網路,而室內應用也能以3.5G網路來補足WiMAX在室內訊號衰減的問題。」

同樣的論述也在大眾電信身上看見。大眾電信總經理許峻源表示,WiMAX畢竟是剛開始發展的市場,無論是獲利模式、使用者熟悉度與接受度、或者是垂直整合的生態系統,都還在發展當中,這些對於新進電信業者都是營運上的成本負擔與挑戰,「但我們擁有既有的電信核心業務(也就是PHS語音服務),佔有一定程度的客戶群與收入、以及市場通路系統。」

同宗不一定同命
不過,即便同為傳統電信業者,遠傳電信與大眾電信仍有其不同的立場與劣勢必須克服。以遠傳電信來說,其優勢在於同時擁有3G、3.5G網路服務,誠如朱曉幸所言,可與WiMAX作為相互搭配使用的無線網路解決方案,但問題也在於必須分出一定比例的人力與資源來經營WiMAX以外的網路業務,必然面臨資源分配的問題。至於大眾電信,一方面其為目前6家WiMAX電信業者中進展最緩慢的一家,當其他5家電信商已大張旗鼓開臺商轉時,他們則要到今年9月底之前才會在新竹市開臺。此外,大眾電信的PHS語音服務,隨著各家GSM電信業者將其通話費率調降,讓PHS市場優勢不斷被削弱的情況下,市佔率不斷下滑,大眾電信甚至在日前出現財務危機,如果該電信業者以PHS語音服務作為經營WiMAX時的支撐老本,恐怕仍有風險,但相對來說,WiMAX服務同時也將可能成為大眾電信翻身的機會。

(…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參閱網路資訊雜誌222期5月號)

關於我們

自1990年創刊UXmaster雜誌,1991年獲得美國LAN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年獲得CMP Network Computing授權,2009年合併CMP Network Magazine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2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