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2009-07-141min0

小心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也有不安全的危險動作

即使是像Google Chrome瀏覽器這樣,已經預先針對資訊安全架構強化設計,但仍然無法完全避免。某位資安專家更指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瀏覽器。

即使是像 Google Chrome 瀏覽器這樣,已經預先針對資訊安全架構強化設計,但仍然無法完全避免。某位資安專家更指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瀏覽器。

從資訊安全的角度看,Google Chrome 瀏覽在設計之初,已將這類議題納入考量,但這彷彿像是一種宿命,仍然無法讓她在資安議題中免疫。

資訊安全顧問公司 SecTheory 執行長 Robert Hansen 證實了 Chrome 瀏覽器的確存在某些弱點;因為有些網頁是等載入時才動態採用 JavaScript 寫入 HTML,一般直接檢視原始碼是看不到這類動態寫入的東西;然而,Chrome 瀏覽器則是加快 JavaScript 程式碼的解析速度,以提升使用者瀏覽內建複雜 JavaScript 程式之網站的速度,但使用者若採用 view-source 功能來瀏覽網頁時,卻可能無法開啟 JavaScript 網頁。

Hansen 在其部落格中指出,Chrome 瀏覽器的問題也包含經過驗證的網頁連結;對 Chrome 使用者來說,若果真遇到了前述問題,將會出現一個對話框,顯示:「鄭重建議,如果你看見這個訊息,請改用其他瀏覽器」

對網路開發者來說,任何連結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啟動 JavaScript,便可能開啟社交工程攻擊的大門。

Google 正計畫快速修復這個漏洞,該公司發言人透過電子郵件發表聲明指出,相信這個問題對於絕大多數的使用者並不會造成任何風險,因為他們多半不會透過 view-source 來瀏覽網頁。同時,該公司也正致力於結合 view-source,讓網頁瀏覽能更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記者透過電話採訪,Hansen 提到,這個程式錯誤目前並不是特別嚴重,因為只有開發人員才會會定期點選檢視網頁原始碼,更何況現在也沒有太多人安裝 Chrome 瀏覽器。

Hansen 進一步說明指出,Chrome 的這個問題,其實真的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麻煩;只不過,他感到不解的反倒是,人們談到 Chrome 的時候,總是強調她有多麼多麼地安全無虞。可是,Chrome 瀏覽係採用 WebKit 引擎來開發,但這玩意兒對於安全性的問題,並不那麼注重。

Google 的 Chrome 瀏覽器屬於開放原始碼計劃,採用了和蘋果 (Apple)Safari 瀏覽器相同的 WebKit 引擎來開發。微軟 (Microsoft) 的 IE(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係採用專有的 Trident 引擎進行開發,至於 Mozilla 的 Firefox,則是基於 Gecko 引擎所開發。

關於 WebKit 安全性問題,Hansen 表示,他並不認為這個開發引擎有特別著眼在此一議題。

此外,對於 Mozilla Firefox 的安全問題,也在持續升高當中,因為她也是同樣缺乏專門的資安專業人員聚焦於此。絕大多數的情況是,他們只有一些烏合之眾負責處理這些問題。

相對地,Hansen 強調,IE 瀏覽器在安全設計上,便較這些競爭對手強了許多。畢竟,全世界有太多人在使用,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勢必得要多花點心思。

不過,在過去 3 個月期間,微軟公佈了「browser-and-get-owned」的嚴重資安漏洞,非瀏覽器軟體元件將會危及 IE 瀏覽器的安全。

然而,從統計學上來說,微軟持續不斷的安全性更新,或許可以讓 IE 瀏覽器比較安全-這個工作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不過,Hansen 並無意大力推薦 IE 瀏覽器,並且明白指出,他的說法並不等於使用 IE 瀏覽器就不必擔心安全的問題,因為,坦白說,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絕對安全的瀏覽器。

不過,Hansen 指出,據他資安業界的朋友透露,Firefox 更是問題多多,而他之所以會用 Firefox,是因為這麼做比較方便使用一些特殊功能。

關於我們

自 1990 年創刊 UXmaster 雜誌,1991 年獲得美國 LAN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06 年獲得 CMP Network Computing 授權,2009 年合併 CMP Network Magazine 獨家授權中文版,2014 年轉型為《網路資訊》雜誌網站,為台灣中小企業協助技術領導者落實企業策略,了解網路規劃及應用,為企業網路應用、管理、MIS、IT 人員必備之專業雜誌網站。


與我們聯絡

加入《網路資訊》雜誌社群

© Copyright 2023 本站版權所有,禁止任意轉載 網路資訊雜誌 / 心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886 2 29432416

探索更多來自 網路資訊雜誌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