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 實驗室推出 Bespin 將程式開發推向網雲
網雲服務 (Cloud Computing) 方興未艾,如今連程式開發工作也可以搬上網雲,分散各處的開發人員能夠同時編寫同一段程式碼。Mozilla 實驗室推出一款新的程式編輯器技術預覽版,名為 Bespin,透過瀏覽器便可以展開協同開發工作。
為何要取名為 Bespin?相信所有的星際大戰迷都知道原因,在帝國大反擊中,莉亞公主與韓艦長來到 Bespin 星球修理千年隼號,而這顆 Bespin 星球就是一座「雲城」,想來 Mozilla 實驗室中有人是星際大戰的大粉絲,此專案才因此得名。
直擊微軟帝國核心引擎室
Bespin 的創造者,是 Moziila 實驗室的 Ben Galbraith 與 Dion Almaer,能夠將原本限定在桌面端才能執行的程式開發工作,搬上網雲。「我們想看看是否能夠為 Web 開發人員,創造出一套開發工具,然後用於網頁開發。」身為 Ajaxian 共同創辦人與 Moziila 擁護者的 Galbraith 在視訊會議中解釋道。
若說 Google 一切的根本在於「資料」,那麼 Mozilla 基金會的志業就是將 Web 打造成平台,換句話說,Moziila 的所有專案其目的便是如何不斷加強 Firefox 的重要性。不過目前 Bespin 僅僅是個剛呱呱墜地的 0.1 版專案,而且超多 Bug,正在號召社群的熱情參與。
從 Bespin 本身的功能來看,如同其他的程式開發工具,Bespin 內建文字編輯器與生產力加強工具如語法反白標示、匯入/匯出、支援大型檔案、復原/重做 (Undo/Redo) 與瀏覽器預覽功能,但目前的開發重點在於效能,意指能夠支援成千上萬行程式碼,切換頁面速度更快。
「效能對我們來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Galbraith 表示:「因此 Bespin 第 1 個正式釋出的預覽版,也是著重在效能表現。」
未來的開發工作則是著重在協同運作,幫助分散於各處的程式撰寫人員,能夠同時撰寫編修同一段程式碼,甚至可能讓某位使用者能夠自動複製其他人的 Bespin 組態設定與外掛,降低新進人員的上手時間。
而另一個創造者 Almaer 所關心的重點,則是設法將 Bespin 與另一個專案 Ubiquity 整合在一起,讓程式開發人員與 Power User 更離不開 Firefox,更強化 Moziila 在 Web 社群中的技術地位。
但 Mozilla 並不是唯一打算為程式開發增加協同運作基因的公司,其他開發編輯器或開發管理系統也提供了某種形式的網路工作流程如 SubEthaEdit 與 Coda、Heroku 與 Github,以及 Devunity。